桃花深处是故乡:历代文人的桃源情结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我国是桃花的故乡,桃花几乎遍布整个中华大地。人们喜爱桃花,不仅是因为它“灼灼其华”的美丽,还因为桃实是美味的结果。所以人们在溪路桥边,园田屋后都喜种几桥桃树,既可赏其花,又可食其实。难怪唐代诗人吴融深情赞颂:“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桃花》)
自从晋代陶渊明写了一篇《桃花源记》,为后世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怡然自乐的太平社会景象,桃花便成了历代文人的一种情结,桃花盛开处便仿佛成了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归宿,令人神往。唐代诗人常建《三日寻李九庄》诗曰: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这首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很简单:春雨刚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风和日丽,真是泛舟出游,探访故人的好时候。诗人荡着轻舟,沿着潺潺的溪水来到故人居住的村庄。原来故人的家在桃花盛开的溪流岸边,溪水一直流到朋友的门前。诗人一路赏着美景,不知不觉来到门前,恍惚之间如入桃花源。全诗用语平淡,但又委婉曲折,字里行间是赞赏,是向往,甚至流露着微微的醋酸,因为这里也正是作者向往的故乡,归隐的田园。
桃花
与常建相比,诗人王维就少向往,多了自得。《田园乐七首·其三》诗云: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村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诗人隐居辋川别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有时到渡头吹吹风,看看忙着采菱的人们;有时拄着手杖到村西欣赏西斜的夕阳。这是闲情,也是雅趣。难怪诗人忍不住自称是“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渔父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运暗示一种平静与和谐。王维有资本自得,有资格自傲。
安家桃花源是古代文人梦想,从反面反映是历代文人对现实的逃离。当他们面对现实的残酷或者个人的失意,桃花运就成为他们精神上的避风港,心灵的栖息地,或者说是他们的精神故乡。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