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风流》写鲁商到写运河的华丽转身(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运河风流》同样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中“沟通”的魅力。思想文化范畴上,大运河形成了以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汶上老人白英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治理运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敢于担当,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勤奋敬业、鼎力革新的精神,以及在顺应自然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理念;以林则徐、潘季训、朱之锡为代表的数百位满腹经纶、满怀报国之志,献身于治运大业的河道总督所奉行的忠孝为本、礼义为重、节俭为先、创新为要的做人为官之德;以孙玉庭家族为代表的诗书传家为本、忠孝礼义立德、包容创新建功的家族文化;以玉堂酱园为代表的运河工商业形成,并恪守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为本,礼仪为先”“买卖不成情义在”等为主要内容的儒商文化理念和行为规则。
通过对济宁地域流传的戏剧、曲艺《岳家军》《杨家将》《小姑贤》《墙头记》等优秀传统剧目,将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口口相传,代代相袭,使之成为中国人祖祖辈辈笃行恪守的道德信条的文化印记等,都在《运河风流》有所反映。
运河文化与儒家文化珠联璧合,产生了历久弥新的济宁儒商文化。杜庆生介绍,《运河风流》对济宁儒商文化做了细致描绘。运河文化首先是一种工商业文化,这种文化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是怎么赚钱怎么干。而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世代济宁人,重礼仪、尚伦理、尊中庸、重义轻利,以及“文不经商,士不理财”,是本土居民世代恪守的基本信条。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这种文化观念开始受到工商文化的极大冲击。济宁凭借融南汇北的地理优势,在吸引了大批外地商人、手工业者的同时,也使他们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在此保留和推演。
南北漕运最盛时,济宁“市杂荆吴客”,有数以万计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省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在此定居经商。他们创办了大批商号、手工业作坊,如苏州人戴氏创办的玉堂酱菜铺,专营苏州糕点的兰芳斋食品店,以编制竹器闻名的竹器一条街——竹竿巷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