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骨头》,淡淡的忧伤和浓郁的亲情弥漫在爱女灵魂的天堂中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可爱的骨头》是美国作家艾丽斯·西伯德2002年出版的小说,一经出版便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近30周,并获得“英国年度(2003)好书大奖”。这本书以超过500万册的销量风靡全球,并让艾丽斯成为全球瞩目的“最具潜力作家”。2002年,彼得·约翰逊的编剧搭档菲利帕·博延斯在前往探班时,在机场买了一本《可爱的骨头》,读完热泪盈眶,并推荐给了约翰逊。当读到最后两三页时,约翰逊哭了,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刚刚离世的双亲,由此看出这本书中有着浓郁的作者情感以及鲜明的叙述风格。
两年之后,彼得将其改编成了电影,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展现血腥的画面,恰恰相反,彼得将故事营造成一个老少皆宜的影片,为的是自己的女儿和儿子都可以欣赏、讨论。自始至终,彼得想要讨论的都是死后的生命以及亲情的关系,这为影片披上了温馨、奇幻的色彩,无论是否有孩子,该片都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层面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
今天,我想从故事改编、意象构建、情感共鸣、物品隐喻、主题升华五个方面来解析这部影片之所以充满魅力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01、影片遵循了小说独特的叙事技巧,客观展现天堂和人间景象,通过独特的视角还原出谋杀与破案的真相。
小说的成功源于双重叙述视角的叠加使用,“我”既是整个故事的受害者,也是徘徊在天堂与人间交界处“中间层”的全能视角。“我”代表了过去与未来、遗忘与怀念、灵魂与肉体,正因为“我”可以如此多变,表达的层面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故事之后,而成为超脱故事而存在的客观视角。
影片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并将意向性物品显性化(隐喻物品下文会提及),给观众带来天堂之音的独特体验,其中展现的草原、亭子、树木、房间都独具特色,在这里似乎时间失去了意义,而只能让观众沉浸在整个故事营造的氛围之中,抽丝剥茧般地分析整个剧情的走向,将悬疑感发挥到了极致,又引发观众思考家庭关系、受害者心理、社会制度这些可能涉及的主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