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被796架轰炸机夷为平地古城德累斯顿的历劫重生(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强势将领的复仇目标
1940年11月14日,德军对英国工业城市考文垂进行了40小时的轰炸,造成超过5000人伤亡。这种针对平民的杀戮行径,激起了英国人与纳粹对抗的强烈战意。1942年,亚瑟·哈里斯上将接任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这位好斗的将领说服内阁同意对德国城市进行还击,并积极扩编轰炸机队。
辛克莱·麦凯认为,哈里斯个人较为冷血的战斗方针,是促成德累斯顿大轰炸的主观因素之一。相反,皇家空军参谋长查尔斯·波特尔元帅和美国驻欧洲空军指挥官斯帕茨少将都更倾向于把炸弹投向工业目标,如化工厂、炼油厂、铁路等。
哈里斯看不起这些目标。“他确信,这场战争正逐渐逼近决定性空袭的节点,他们已经进行过周密的演习,让1000架轰炸机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在各个城市上空排成纵队轰炸。这样的攻势一定会让德国的最高指挥官屈服投降。”1945年2月,英军轰炸机造访了埃森、汉诺威、科隆、汉堡、曼海姆、马格德堡,“目的都是用无助的难民堵塞这些城市”。德累斯顿被视为“由狂热的独裁主义者控制着的平民地区”。
二战时期,德累斯顿及郊县大约有65万居民和20多万难民。1922年就加入纳粹党的穆切曼在萨克森州执政,这位纳粹元老“以中世纪的残暴统治着德累斯顿”,推行反犹政策,对平民实施高压监控。战时的德累斯顿变成了一个“更加拥挤、破旧的城市,大歌剧院、画廊和博物馆无可奈何地关闭了”。自负的穆切曼居然没有建造防空洞,认为没必要为此花钱。这也导致大轰炸发生时,居民们能躲避的地方只有老城区阴暗的地窖。
盟军的反击火力全开
在第五章《玻璃人和物理学家》中,辛克莱·麦凯揭示了德累斯顿遭受大规模轰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它是德国的创新之都,在历史积淀下,当时是科技创新支持军事工业发展的中心城市。
自20世纪初开始,德累斯顿成为光学技术中心。制造摄影设备的蔡司·伊康公司当时为德军提供精密光学设备。电气通信工程专家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则在德累斯顿做无线电通信研究。
1944年夏秋,德国向伦敦发射了新研制出的武器V-1、V-2火箭,并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梅塞施密特Me-262。这些新式武器给盟军方面带来了更大的焦虑。辛克莱·麦凯在书中提到,盟军的空军一步步提升轰炸行动的规模,轰炸的目标范围也越来越大。盟军的大部分机场在英国,越靠德国东部的城市遭到轰炸,就标志着盟军飞机对德国领空的控制变得越深。盟军轰炸机要飞八九个小时才能抵达德累斯顿,所以对这里进行大规模轰炸意味着盟军的空中力量“火力全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