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新闻页-台海网]
8月23日,63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日子。
“炮击金门”战役又称“金门炮战”,台湾方面多称“823炮战”,国际上则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狭义的“金门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广义上还包括解放军为炮击进行的准备,如7月初,解放军参战部队开始向福建沿海地区秘密集结,空军转场入闽,并于8月7日和8月14日,与国民党空军在台湾海峡上空激战,夺取了战场制空权;而整个炮击从1958年8月23日一直延续到1978年12月31日。
背景
由毛泽东亲自谋划指挥的金门炮战,是对两岸关系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两岸局势看,1955年起,大陆方面向台湾当局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倡议和主张,但蒋介石一概视为阴谋而持消极态度;另一方面,1954年美台之间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台湾当局自恃有美国的保护和支持,频繁对大陆进行骚扰破坏活动。
其二,从中美关系看,1955年8月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但从1957年起,美国拖延直至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同时纵容台湾当局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地区,而且美国加快了制造“划峡而治”“两个中国”的步伐。
其三,从国际形势看,1958年夏天,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镇压中东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东局势骤然紧张,这也使得台湾国民党当局蠢蠢欲动。7月17日,台湾当局命令所属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连日进行军事演习,并出动飞机对大陆沿海进行侦查、挑衅。
目的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毛主席决定炮击金门并将其封锁起来,希望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支持中东地区人民的解放斗争,给美帝国主义以教训;第二,惩罚蒋介石集团对大陆的骚扰破坏;第三,判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范围是否包括金门、马祖在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