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里的贵州故事(上篇)(5)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这部原本计划在湖南拍摄的电影,经郝南飞的努力,“回到”了发生这段历史的地方黄平进行拍摄。该片从2016年6月18日开始,分别在贵州平溪翁岩、旧州仁寿宫、东城门、上塘喜家桥古驿道、飞云崖弹药库、野洞河和冷屏山取景拍摄,7月8日在黄平境内拍摄结束。影片开拍时,摄制组来到黄平,找到了发生这段历史的“原版”教堂,但那里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而且四面围着围墙,根本没法拍。郝南飞回忆道,“我们一行人四处寻找适合的拍摄地,最终在安顺黄果树附近找到一个教堂。巧的是,周围的房子都拆了,独独剩下一个天主教堂没有拆,我们立即在那里开拍了。”
郝南飞聊起《勃沙特的长征》,熟悉得仿佛在述说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最开始,勃沙特认为红军是‘坏人’,坚持不翻译地图。但跟着红军一路走来,他慢慢了解到红军是好人。”郝南飞说,勃沙特与红军战士们朝夕相处,目睹了红军是怎样为信仰而战,也亲历了红军将士在突围过程中的流血和牺牲。后来,当萧克请求勃沙特帮忙翻译地图时,得到了勃沙特的鼎力相助。事实也证明,这份约1平方米大小的地图,对于刚刚进入贵州、道路不熟且缺乏向导的红六军团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这张地图,萧克与王震最终选择了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团会师。
1936年4月12日,在红二、六军团即将由云南北上川康时,勃沙特将与他们告别。“萧克给勃沙特准备了践行饭,准备了盘缠,准备了两匹马……”郝南飞讲述着那一段真实而特别的历史。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开始着手整理自己在红军中的那段亲身经历,最后形成了一本长达12章、共计288页的英文回忆录。1936年11月,当红二、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时,勃沙特的回忆录《神灵之手》已经由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神灵之手》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整整早了一年。”郝南飞说。
勃沙特在《神灵之手》中记录了大量红军的生活。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行军路上,我的一只鞋子坏了,红军给我找了一双非常合脚的橡胶雨鞋,它是刚从一位同志的脚上‘没收’的。因为气候潮湿多雨,我们提出要块雨布,结果给了一条床单。我们后来才知道,这在红军中已是非常奢侈的供应了。”
在拍摄过程中,这段历史的细节也被众人再度关注。上个世纪90年代,萧克将军请中国驻美首任大使柴泽民带了一封亲笔信慰问远在英国的勃沙特,并邀请他再“回”中国。90多岁的勃沙特已力不从心,但他仍请柴泽民带上了回赠给萧克的礼物。“这两个人还有很多的‘佳话’。”郝南飞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