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离世,他曾用“独臂宇宙”构建理想江湖(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独臂刀王》剧照。
“静”体现于王羽的控制欲。不同于胜新太郎,王羽的正义感是要溢出来的。由“静”到“动”的转换过程中,王羽对这一瞬间拿捏的尺度是极度用心的。通过对王羽银幕心理的察觉,于冷酷中的愤怒、于正义下的冷静,可以调动观众的紧张感。弦绷得越紧、发射的力道越强,打斗前的氛围控制,远景和近景的多次切换,重围之内侠客身份的强化等,均能把前戏渲染到极限。而动静转换的那一瞬间,预示着王羽身体动能的完全释放,当然最终的绚烂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在酣畅淋漓的悲壮大战背后,王羽饰演角色的死亡强化了侠客的悲剧意义。
武侠经典化的诞生,多借助于“反武侠”价值观的呈现,如英雄的消亡、身体的缺失、礼崩乐坏的世道等。即便如《神雕侠侣》类童话式武侠作品,也以杨过的断臂来成全。而上述三种特征,均在王羽的电影中得到印证。《独臂刀》中王羽被断臂有张彻和倪匡刻意为之的缘故;但残缺放置在江湖中意义几何?这值得我们探究。

王羽离世,他曾用“独臂宇宙”构建理想江湖


▲《独臂拳王》剧照。
英雄除恶叙事模式相对正统,但“断臂叙事”却自有它的叛逆。首先,上世纪70年代王羽饰演角色的身体残缺,反衬出了江湖世道之险恶。其次,王羽把残缺身体和超人本领结合在了一起。开篇主角便具备了打败所有人的身体技巧,神秘感和未知感因为“独臂”被完全释放。再次,叙事均以主角完胜作为终点,个体价值得到了无限强化的同时,英雄主义也被电影延展到极限。英雄主义和阳刚血性在王羽电影中实现了强关联,残躯却增添了王羽角色诡秘性和颠覆性。
王羽的“独臂宇宙”并非邵氏《独臂刀》这一部,独臂成了王羽的标签,成为他颠覆现有秩序的外在表征。接下来主演的《独臂刀王》《独臂拳王》《独臂双雄》和《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中,王羽构建起了一个“独臂宇宙”,在武侠的边界实现了对江湖二次的解构。

王羽离世,他曾用“独臂宇宙”构建理想江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