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故事——十八甫(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这时候有些不熟广州的小伙伴就会问了,为什么叫西关?,西关是哪?——西关是广州荔湾区的旧称,现在的西关,北接龙津路,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荔枝湾,又分上西关和下西关,上西关地势较高,下西关地势较低,明清时西关可是南海县甚至整个广东省的贸易中心,古时候的广州城又分南海和番禺两个县管辖。

广州故事——十八甫


西关就位于上图中的紫红色区域,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出,旧时西关在未繁荣之前算得上是一个城乡结合部,那个时候,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是一片水乡之国,那里大多数都是在池塘里种莲藕与香菱的乡民。

广州故事——十八甫


(白鹅潭)
说起“水”那就得提提西关南面的白鹅潭,虽然名字后面有一个“潭”字,但它并不是我们想象里的那种类圆形的湖泊,而是环绕广州荔湾区沙面岛的珠江河面,是珠江三段河道的交汇之处,同时也是珠江内河最宽的地方。
自广州建城以来,白鹅潭就是一处水陆交通的要地,明朝海禁,清朝的闭关锁国。都禁不住沿海的人民与海外接触,因此西关担任起了一个与外国交易的重要口岸角色,当时的清政府封建腐败,国力衰弱,已经落后于外国列强许多,迫于当时政治形势不得不同意与洋人进行交易,为了勉强维持清政府最后的一点“面子”,与外商的商业活动不允许在城内进行,只能在渡口交易,于是洋人便在白鹅潭的岸边建起商馆以及码头,这在以前被我们称为“夷馆”。
而我国的商人所建的商馆则被称之为“商行”,这就是广州“十三行”的来历,十三行在当时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造就了西关的繁荣,但我们接下来提到的十八甫要比十三行早得多,十八甫是西关最早的商业区,从明朝就发展起来,因沿西濠西岸及下西关涌(大观河)两岸,有十八条商业繁盛的街圩,所以名为十八甫。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