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龙三举卓异:闽省廉能称第一(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他在黄州时的种种特殊表现,应该已经引起朝廷和皇帝的高度重视,他已经成为清朝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平反冤狱
于成龙康熙十八年到任的时候,福建省的监狱里关满了违反“迁海令”及其他禁令的百姓。
明朝时候,为了防备倭寇,曾经长期实施海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清朝顺治十八年,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反清势力,清朝政府又下达“迁海令”:严格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入海,不允许用大陆的产品、货物进行海上贸易,有违禁者,不论官民,俱行正法,货物充公,违令者之财产奖给告发之人;负责执行该禁令的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缉,从重治罪;保甲不告发的,即行处死;沿海可停泊舟船的地方,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如有从海上登岸者,失职的防守官员以军法从事,督抚议罪。
于成龙首先要解决的大案,就是数千名“通海”罪犯及耿精忠叛乱附逆人员的处决问题。这都是吴兴祚手里积攒下来的案子,于成龙只要朱笔一圈,手一挥,这几千名罪犯就人头落地了。但于成龙时时记着自己的“天理良心”,哪敢如此草菅人命?他仔细查阅案卷,发现原来的审理十分草率,绝大部分犯人都是被冤枉的。他也明白“迁海令”的实质,百姓们出海捕鱼、贸易,都是正当的生计,并不都是为了资助台湾郑经,朝廷是宁可多抓错杀,也要杜绝郑经的后勤补给,被抓百姓本来就是十分冤枉的。至于耿精忠叛乱的附逆人员,也有大量是受胁迫的或被冤屈的。
于成龙思忖再三,决定办一件出格的大事。他向巡抚吴兴祚、总督姚启圣分别请示,要求释放这批人。吴兴祚和姚启圣知道朝廷的严令,出了事是要追究督抚责任的,不敢答应。于成龙又找康亲王杰书申诉,他指着那些被拘押的妇女儿童说:“这些人怎么可能造反?”杰书是天潢贵胄,又是领兵统帅,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他听于成龙讲得有理,就一口答应了。
重新审理旧案,程序还是比较复杂的。犯人们被一批一批地押到院子里等着,衙门里的公文来回穿梭着。有些案卷,反复汇报了许多次,最后的结论还是不能下来。于成龙看犯人们可怜,就下令先去掉他们的镣铐,并给他们弄点酒饭吃。根据监狱的惯例,杀头前都要去掉镣铐,赏给酒饭,犯人们以为
自己要死了,不由得哭声震天。哭了半天又发现案件平反了,自己被无罪释放,可以回家了,又忍不住磕头如捣蒜,再次放声大哭起来。在衙门里办事的官吏差役,看见这种情况,也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那真是一条生死线啊!平反不了就是砍头,平反了就是回家过日子,不管是经历者,还是旁观者,这心情能够平静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