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认亲不再是故事,DNA库里的“重逢”让他63年来第一次回家!(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不仅是柯伟力,从事寻亲工作的民警几乎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
“不可能!我就是山东人,我跟杭州有什么关系?你是骗子吧?”2020年5月,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打拐民警董驰,获悉杭州章家20多年前失踪的儿子可能是山东的小刚时,第一时间致电对方,却被果断挂断。他再打电话给章家,章家也不敢信。不气馁,董驰通过当地公安再次联系,多番沟通后,终于做上了DNA鉴定:小刚正是章家失踪的孩子。
而这次,柯伟力则直接找上门去。4月9日,他带老严采集了生物样本,登记进了DNA数据库。
4月22日那天,老严一下警车,就被冲上来的两兄弟一左一右架了起来,其中一个兄弟还往老严怀里塞了一本红彤彤的“荣誉村民证”。他们身后,跟着一大帮亲朋好友,大家热热闹闹地走向了老严离开了63年的家……
滴血认亲不再是故事
2009年,公安部部署打拐行动,并正式建立“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在这个“国家寻亲平台”上,成千上万的DNA信息将会进行自动检索比对,重合的信息会跳出来,这一过程叫“DNA盲比”。
“当这种信息检索碰撞出火花,就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团圆。”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科科长余雷,从2000年开始从事打拐工作,也见证了浙江公安助力寻亲的变革。
在余雷的记忆中,最初,全省一年里报案的失踪妇女、儿童有200起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儿童。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浙江近年来的发案率逐年下降,降到了年均30多起。去年,关于儿童失踪的案事件,已经在10起以内。
帮助寻亲,也有了科技助力。“去年疫情期间,金华公安破获一起7年前的拐骗儿童案,并且通过DNA库找到了孩子家属。”余雷说,以前故事里的“滴血认亲”,已经成为现实。
甚至,连“失忆”的人,也因为DNA数据库,顺利回了家。
15年前,李朝阳(化名)只身一人在外突然失忆,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之后一路漂泊,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边走边寻亲,最后来到台州路桥。2021年1月,柯伟力在接到求助后,采集了李朝阳的DNA信息。“通过技术比对甄别,我们发现李朝阳极大可能是湖北省襄阳市某个村庄的人。”柯伟力联系到了当地派出所,当地民警将李朝阳的照片拿到村里,大家一眼就认了出来,且纷纷奔走相告这一喜讯。15年,李朝阳终于圆了自己的寻亲梦。
“库里的底数越大,比中的概率就越大。”余雷说,为了让更多家庭团聚,2015年左右,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对1000个失踪及被拐儿童的家人采集了DNA信息,所记录的失踪以及被拐发生时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