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丨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护边额吉》——光荣与信仰的传承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中蒙边境线上,有一位额吉一直默默守护在这里,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漫长的孤独以及生活生产上的重重困难,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里,为维护边境稳定、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个人就是长篇报告文学《护边额吉》的主人公尼玛。
诗人白爱琴感怀于尼玛母子守边护边、坚若磐石的信念,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护边额吉》。全书20万字,以光荣的使命、无声的誓言、时光的深处、亲爱的生活、信仰的传承、生命的深情、永远的永远7个篇章、41个故事,讲述尼玛和她的儿子哈达布和巡逻边境线、坚守边境线半个世纪的生活,用点滴故事记录普通人“有国才能有家”的家国情怀。
在尼玛看来,国是大家,家是小家,有国才有家。国家就是“哈达布和喜欢的小羊羔、小骆驼、星星、月亮、太阳……”她用最朴实的想法和行动解读了国与家的关系,也把自己的信仰传承给了孩子。尼玛额吉的儿子哈达布和3岁时就跟着她来到边境线,她坚定的守边护边信念,深深影响了他。他小时候玩耍时模仿着额吉“背起自己的柴火‘冲锋枪’四处巡逻……警惕地观察外面的情况”,“守着边防线就是守着国家”的信念烙印在他心里。哈达布和11岁那一年,在恩格日乌苏边境线上,由一个身影变为了母子二人的身影。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直坚守在祖国北疆。在边境线上,除了尼玛一家戍边户,还有几家汉族、蒙古族戍边户,他们与边防部队一起筑起了牢固的边防线。在那些最艰难的岁月,戍边户互相扶持、亲如兄弟,军民关系也亲如一家,在祖国边疆同心践行了守望相助的理念,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主旋律。
《护边额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展现大气魄、以小故事反映大情怀,歌颂了守边人扎根边疆、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心系国防的家国情怀。
《护边额吉》这部报告文学一个突出特点是成功塑造了三代额吉形象,即尼玛的额吉、尼玛和尼玛的儿媳妇敖登的形象。尼玛的额吉是尼玛守护边境最坚实的后盾。老额吉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战火纷飞的年代和父母、兄妹失散,中年时丈夫又因病去世,老额吉含辛茹苦养大了尼玛兄妹5人,吃尽了苦头,又因失去了最小的孩子,留下了深深的心灵创伤。当初接受搬迁到恩格日乌苏当巡边员这个任务时,尼玛最担心的就是额吉。老额吉那时已是满头白发,身心俱疲,可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支持女儿,陪着她搬迁到了边境线。尼玛巡边时,老额吉“总是惦记着尼玛,好多时候不管多冷多热都要坐在门口等,从早晨到傍晚,一直远远地望着尼玛巡边的方向,尼玛不回来,她就不进家门。”尼玛看着额吉单薄的身影时常忍不住落泪。老额吉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还一针一线、停停歇歇地给外孙缝了崭新的蒙古袍,把爱留到了最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