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其人其事(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完成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袁隆平,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乐于挑战的他,又瞄准了超级杂交稻,还有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哇,饥荒时代没饭吃真难受,饿死人呀。”袁隆平生前接受采访时,形容自己像一个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成千万富翁,千万富翁想成亿万富翁,我是贪(水稻)产量,不满足的。”
他认真描述过他做过的一个梦——禾下乘凉梦。“我真的梦见了,”他兴奋地说:“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就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袁隆平在稻田里。
真性情:实话实说的“老政协”,晚年成了“网红”
袁隆平的水稻梦感动了许多人。前些年有杂志记者问他,是不是一直立志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脱口而出:“肯定不是,我没有那么大的思维。就是能搞个品种出来,让它增产就觉得心满意足了。”他说:“哪有那么多雄心壮志?”
袁隆平更愿意将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始动力归结为“好胜心”,而饥荒年代的感受使他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让人们不饿肚子。
几十年来,袁隆平长期“泡”在云南、海南等地的实验田里,赤脚上阵,活脱脱一副农民形象。年纪大了受不了冷水,他就穿着套鞋下田,80多岁后腿脚不方便,他也要到田埂上观察。后来,湖南农科院在他家旁边腾出一块七八分地的实验田。袁老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田边看看。
袁隆平的学生李建武记得老人说过:“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下田。”
袁老是一个务实派。他说话、写文章也跟做事风格一样,不喜粉饰,不讲套话。他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回忆,读初中时,他有次在作文里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被老师批为臭文章,“从此再也不用华而不实的词汇了”。
有记者问袁老:您年纪大了,怎么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袁老直言,学术带头人不能靠培养,“人家服他,才愿意跟着他。”
当时86岁的袁隆平说,博士生他没精力带了,也不会去当“挂名导师”,“辛苦得很呢,你要指导他做实验,要修改他的论文,麻烦得很,要逐字逐句研究,死脑细胞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