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冠绝古今,地位绝无仅有,其魅力何在(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水云深际的大海应该也涨潮了吧?海上的明月随潮涌生又是何等的壮观景致呢?“生”字赋予了明月、潮水以生命,表达了一种动感。月华如霰,再看眼前的花林,纯净的月光渗透其间,只觉那平常的花草也闪烁流动,亦真亦幻,美不胜收。月色如霜,照耀大地,但月色又怎会流动呢?一个“流”字,表现了月光流泻于地的绝美景象,让月色变成了动态。同时这月色又是清凉的、静谧的,因而“不觉飞”,静中有动。水洲上的白色沙砾早已与月光融为一色而“看不见”了。天地、景物与人在这皎洁的月色中融合,一切是那么地清丽、空明,宛如一幅笔触淡雅的长轴水墨画。开篇八句写得极为精彩!
“江天一色无纤尘”,一方面描绘了月光的皎洁澄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明月高悬的天空与浩瀚无限的江水相互交融,水天一色,进而开拓出整个自然、整个宇宙浑然一体的广阔境界。此时诗人的眼中只剩下天空高悬的皎皎“孤月”一轮独照,其它的一切在这独照古今的皎洁月光下都黯然失色。
诗人由月之孤单联想到了月之期待。两个反问句则从时间和历史的角度进行了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衔接得如此巧妙,于不觉中已从宽广高远、朦胧幽深的春江花月夜景色升华到一个“深沉而寥寂”的哲学境界:一种“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
诗人的这种意识体现在以下诗句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正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诗人领悟到时空无限、宇宙无穷,为此而迷惘、感伤,但也依稀可见有一丝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欣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