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黄花:被戒备的起义,玉石俱焚的革命党人,他们为何向死而生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满清末年,革命党人救国起事,最惨烈、悲壮和震撼人心的当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精英俱出,死事惨烈。
起义者是同盟会来自各省的精良骨干,不乏海外留学生、记者、商界经理、新军军人、武术家等多人,平均年龄不到三十。
若放到日后,他们很可能是一军之帅,一省之长,定国安邦的栋梁之材,然,就这样一战殒落。
孙中山悲书: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黄花岗的革命党人是在已知起义事泄的情况下,坚持举事,慷慨赴死。悲壮而无奈,一曲萧杀,弹尽苍茫。
“用几百人打几万人,烈士们明知后果,但是还是要去做,这是以身殉国,来唤醒四万万人们。”——孙中山

碧血黄花:被戒备的起义,玉石俱焚的革命党人,他们为何向死而生


他们所为为何?
他们在如花之年勇于赴战,引用秋瑾的两句诗:中国已无净土,牺牲尽我责任。
1895年孙中山发动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开始,同盟会共举事十余起,均失败告终。
革命党人认为失败的主因是力量分散,因而计划在广州发动一次最大规模的起义,黄花岗起义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不少革命党人毕其功于这一役。
孙中山为这次起义募来了16万大洋,这是是历次起义筹备中,资金最充裕的一次,捐助者中甚至包含留学国外的满清大臣子嗣。
经过精心策划,1911年4月13日定为举事之日。
在起义日子渐渐临近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一个名叫温生才的人,刺杀广州将军孚琦,打乱了起义计划。
温生才,广东梅县人,家庭贫苦,曾参军,同盟会会员。
1911年,温生才已经41岁了,依旧血性十足,以一年前刺杀摄政王载沣的革命党人为楷模,决意效仿当时的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911年4月8日温生才在广州城外向孚琦乘坐的轿子投去三枚炸弹,连开四枪,孚琦当场毙命。其实温生才真正想杀的是屡屡挫败同盟会起义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
温生才被捕入狱,两广总督张岐鸣亲自提审,问他为何暗杀大清官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