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总而言之,《荆钗记》的创作仿佛要冲破道德的枷锁,改变道德的约束,如同一只桀骜不驯的雄鹰,展翅翱翔,让人信服乃至感叹。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二、《荆钗记》是卷入涛涛世俗的映照,悲剧源自科举。
一部作品是当时国家的一面镜子,以作品为鉴,可以观人生,观国家。
而涛涛世俗也将以作品呈现,随着作品永久流传。
1,《荆钗记》深深扎根于它的悲剧性。
作为古代南戏剧本,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男女主人公虽然坚守着“义夫节妇”的爱情之心,有意冲破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价值观,与儒家大背景相背离,可想它代表着反现实主义思想。虽有心追求独立,但无奈背离时代所接受的儒家思想,更代表着它背离着整个社会,作为反现实主义的它,难免有它的悲剧性。

《荆钗记》:古代仕途爱情的双重命运,悲剧源自科举与商品经济


2,《荆钗记》摆脱不了的世俗烙印,源于科举制。
无论是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王十朋荆钗记》,还是明初李景云改编的《荆钗记》。它所讲述的都是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深受仕途考官、官僚打压,受古代收养义女风气影响。世俗的烙印紧紧刻在作品中,考中状元飞黄腾达,但官场险恶,门第挤榨等压力随之而来,是出人头地还是自甘堕落,自身选择尤为重要。
追溯到古代科举制度,它一方面让许许多多寒门弟子光祖耀祖,吸收中下层阶级来到统治阶级,体现了国家的进步性。但对于功成名就之人,古代婚约风俗难免受到挑战,多有宦官达人为自己女儿挑选女婿,此风俗更体现在此作品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