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一生捐赠3万多座逸夫楼,90岁坚持再娶,儿女与他断绝往来(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两年后,邵氏兄弟在罗欧中路116号楼租了一个房间作为办事处,成立了邵氏影业机构。同年,国内打响了北伐战争,身在新加坡的邵逸夫深知其意义重大,便带了一名助手和一架法国产的摄影机,航行两千八百里,到达天津。冒着危险拍下了中国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记录了北伐军最后进入北平的真实过程。该片一经公映便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但赚了不少钱,还为邵氏电影赢得了声誉。
如果说,拍下了中国第一部纪录片是最值得邵氏兄弟骄傲的事的话,那么还有另一件事也是让邵逸夫直到晚年都引以为傲的。也就是他当时的那个想法,使得邵氏兄弟挺过了那次全球经济危机。
二十年代末,在新加坡稳步发展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再次发现商机,由邵逸夫坐镇新加坡办事处,邵仁枚则去马来西亚发展,将电影放映设备装在马车上,在马来西亚乡村露天播放电影,赢得了马来西亚大批农村观众的喜爱,在第一时间抢占了大马乡村电影市场。
但随着1933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带来的世界经济危机,新加坡的电影市场也受到重大影响,票房一度低迷,好景不长的邵氏兄弟再次遇到困境。
在此严峻的形势面前,邵逸夫认为,唯有提高观众的兴趣,增大上座率才是出路。想到南洋华人华侨一定对家乡的声音曲调十分怀念,如果效仿欧美影片,拍摄有声电影,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上座率。
于是,在邵逸夫的提议下,兄弟俩从外国购进了"讲话机器",配合电影放映,让电影从无声变成了有声,也使得观众们第一次听到了荧幕上的男女演员说粤语、唱粤曲,大开眼界。
尤其是那些远在他乡的华人华侨,真如邵逸夫所想那样,听到了来自家乡的熟悉的声音,均是热泪盈眶,纷纷买票前来观看。邵氏兄弟靠着有声电影,硬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扭亏为盈,再次闯过了一劫。
后来,邵逸夫先生在接受专访时自豪的说,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的时候,所有费用加在一块仅花了9万元,而光是在广州的首映,就收回了59万元,这次的成功使得邵氏影业不但扭亏为盈,而且更上了一个台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