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告诉我们遇事要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发:发动;制:控制)。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行动;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成语寓意:
与“后发制人”恰恰相反,在战争中先发动进攻者,能制伏或控制敌方,也就是说,先下手者可以拿到控制事态的主动权,从而控制敌方,后下手的就容易被对方控制。先发制人的一方往往是对决双方中力量强大的一方,否则很难具备先发制人的客观条件。
古今战争史上能寻到很多采取先发制人获得控制权而取胜的战例。不论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都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具体条件做出的策略性选择,要做到“知己知彼"。这就需要调查研究,掌握确切的信息,来不得任何轻敌和盲目。否则,一旦先于敌方动手又没能掌握足够的实情,不仅无法获得主动权,可能事态会转化为对己不利,也有可能导致提前暴露己方而使对方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所以,不论从事任何政治、军事、外交、商业谈判等活动,都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得到四方的响应。当时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今江苏吴县)。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的时候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十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什么地方?”
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朝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
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各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