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遭当局调查,临终嘱托:遗物交给朱德(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史沫特莱和朱德
1937年1月,来自延安的一名信使潜入西安,交给史沫特莱一份正式邀请她访问延安的请柬。
就在不久前,她刚刚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她用英语向全世界广播西安事变,平息了硝烟四起的谣言,让全世界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发动者的目的和现在西安的状况。
接着,在丁玲的陪同下,史沫特莱来到了延安。当晚,史沫特莱走进了红军司令部。在那里,她见到了朱德。
在见面之前,史沫特莱曾有过无数的想象。因为中国的大地上,围绕朱德的名字,人们编织着无数的传说。
最终在史沫特莱脑海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个坚强英勇、脾气暴躁的人物,其滔滔不绝的论断几乎可以使森林燃烧的钢铁般的革命者”。
然而让史沫特莱没想到的是,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在烛光映照下,“既不丑陋,也不漂亮;更不会使人获得任何英勇、暴躁的感觉”的面孔。如果没有制服的话,很容易被当成农村老大爷忽略过去。
当他们对视时,史沫特莱被朱德的眼睛打动了,“注意力非常之深,很富观察力”,“中国人的眼睛大都是黑色,他的眼睛却很深,而且是淡褐色……闪烁着智慧和判断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史沫特莱萌生了为朱德写一本传记的想法。
当朱德问她愿意在延安做些什么事时,史沫特莱的回答是:“我希望你把这一生的全部经历讲给我听!”
朱德颇感意外,他的答复是:“我的生平只是中国农民和士兵的一小部分。等一等,你各处走走,和别人见见面,再做决定吧!”
史沫特莱答应了,自此,他们伟大的友谊正式开启。
在延安的日子里,每个星期,他们都会抽出两到三个晚上进行交谈。一般是由史沫特莱提问,朱德回答。
有的时候也会由着朱德展开思路,尽情地发挥。正如他喜欢说的口头禅:“吹一吹”。
当遇到不愿意深入的话题,或是谈得不够翔实的时候,史沫特莱便发挥她“刨根问底”的记者精神,把交流进行下去。
梳理朱德的生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四十岁以前的朱德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录,没有信件、书籍、文件或日记作为参考。
朱德自己也无法记清那些往事和经历的确切时间,而且百忙之身的他也没有把自己的陈年往事当成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承载。
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史沫特莱的写作热情。她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观察和了解朱德。
她有时去红军大学听朱德讲演,有时在篮球场边看他和战士们一起打球。她还曾看到朱德感慨似的摇摇头,说年轻的士兵们嫌他球技差,不愿参加他们那一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