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了一首和韵杨花词,词作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感情(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什么是“次韵”
宋词的创作特点,是按谱填词。词作经过晚唐和五代的发展。到宋代时,词人们总结出了许多创作方法,不仅扩大词的题材范围,而且增强词的艺术表现能力。
这些创作方法,从类型来看,除了原创性的按谱填词以外,主要有和韵、集句和隐括等创作方法。“和韵”是宋代文人进行诗词创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所谓“和韵”,就是指依据所和诗词原作的原韵来写作诗词。关于“和韵”的作品,其实最先出现于诗体中,后来经过词人们的移花接木,才进入到词的创作当中的。
词的“和韵”创作,最早始于北宋词人张先,就是那个在词作中以写影而出名,并被人们送上雅号“张三影”的张先,熟悉宋词的人,都是知道他的。
比如张先的《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一词,就是词人张先为朋友程公辟赠别的时候作的一首和词,再如张先的《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一词,就是在宴会雅集的时候创作的一首“和韵”词。
宋代词人张先绘像
追根溯源,词的产生本来就是应文人士大夫宴会、雅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具有娱乐性质的歌曲。依调填词本身也是一种“和”的行为。
众所周知,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间的宴会、雅集活动是非常多的,而且宋代士大夫阶层在宴会、雅集的时候都有歌声作伴。人文士大夫在宴会、雅集的时候吟风弄月,各逞风流,以诗词歌赋为宴会、雅集助兴就是非常流行的事情了。你做一首词作,我来唱和一首,在宴会上,一首首和词就产生了。
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西园雅集”就发生在北宋年间,参与者是像苏轼、黄庭坚这样的文坛名宿。而且流行于北宋的“和词”之风一直延续到了南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