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铁战士》创作的前前后后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电影《钢铁战士》创作的前前后后


文/朱安平
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的《钢铁战士》,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最为受人瞩目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它不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而且创造性地将人物推至战争前景,在尖锐激烈、跌宕变化的敌我冲突之中,成功塑造了人民战士英勇奋斗、视死如归的鲜明形象,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赞歌,上映后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激发了广大观众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爱戴。
“企望”讴歌英雄
《钢铁战士》的创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际。该片编导成荫在抗日战争爆发即投身革命,后奔赴延安陕北公学、鲁艺深造,分配至八路军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以戏剧为武器转战华北,解放战争中在晋中吕梁军区政治部、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政治部任宣传科长,直接参加过包括保卫延安等许多战役,1947年10月受命参与带领从延安和晋绥解放区抽调部队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西北电影工学队,赴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刚建的新中国电影事业摇篮——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后留下工作。像许多来自革命队伍并亲身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人一样,深知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难以忘却刚刚过去的峥嵘岁月,倍加缅怀那些英勇战斗的革命先烈,因而自觉以表现革命伟大历程、塑造军民英雄形象为己任,正像其曾充满感情地回顾所述:“当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来的时候,我就激动地企望,在我参加拍摄的影片里,能够表现出那些在革命战争中对革命无限忠诚而产生的英雄人物。
正由于我们无数革命英雄的英勇斗争,才带来了今日的胜利。”
与这一“企望”契合的,是成荫此前因邀约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合作拍摄其编导的影片《回到自己队伍来》,曾看过该团为配合部队开展阶级教育而编演的一出名叫《钢骨铁筋》的歌剧。其剧情起源于一则新闻报道:山东战场一个战士被俘后,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誓死不屈,坚信革命必胜。文工团副团长苏里、副政治指导员武兆堤读了很受触动,感到这个战士的表现有如“钢骨铁筋”,决定以此为“戏核”,创作一部表现“坚信革命必胜”的作品。这一想法得到文工团上下支持,大家七嘴八舌想主意、凑思路,设计出了主要英雄人物排长张志坚,为展开情节又增添了张母、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并逐场进行了讨论,由担任执笔的武兆堤加以整理,只用几天时间,便构建起歌剧骨架:张志坚和老王、小刘等,坚持五昼夜胜利完成掩护大部队转移任务,撤退途中被敌军包围展开激战,因子弹用尽不幸被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