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里吟唱的“岂曰无衣”,背后是一个感动七天七夜的故事(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秦哀公在感动之下,亲自写下了《岂曰无衣》。据《吴越春秋》记载: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秦哀公派遣夫子满和子虎两位大将率领五百乘来到楚国境内,和吴国军队开战,与此同时,越国也从后方袭击吴国,楚国百姓也配合秦军一起抗敌,吴国军队最终退出了楚国,楚昭王因此得以归国,楚国复兴。
申包胥哀求7天7夜,诞生了这首《岂曰无衣》,全文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过,这首诗中的“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并不是“和你穿同一件的战袍、衬衣、下衣”的意思,这里的“同”,不是指“同一件”,而是“同样”的意思。穿一样的战袍,比较符合战歌的本意。
关于这首诗歌,后世也有其他说法,例如,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秦国早点在抵抗犬戎入侵时时所创,是反侵略的战歌,不过,笔者还是坚持这首诗歌是秦哀公时期所创,毕竟研究历史讲究考据,《左传》等史书既然有记载,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岂曰无衣》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国家公祭日到了,这种精神到今日应该被继续延续下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