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红色印记!突破乌江气似虹再看今朝奋进路(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陈文华口中的“民宿”,是一处名为“秋白居”的庭院。红渡村村民钟艳是这座黔北民居的主人。三层楼房改造一新,一楼自家住,二、三楼12间是客房,规格不一,风格迥异,庭前晚樱绽放、庭院中间桃李飘香,迎来了天南地北的游客。 “我和遵义余庆坊旅游农家发展有限公司签了20年的合同,400多平米每年有8000多元的租金。”钟艳同时也是这些客房的管理员,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除此之外,她还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一年下来大概有十多万元收入。 在红渡村,和钟艳一样靠着新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收入节节攀高的群众不在少数。
80多年前,红军在此强渡乌江,红渡村因而得名。但是长期受困于交通等限制,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乌江峡谷、田园梯田和红军长征旧址等旅游资源的红渡村,却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犹如一座孤岛藏匿于深山之中,经济发展滞后。 “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这句顺口溜就是对当时的真实写照。 “以前的日子太艰苦,全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街赶场要步行5小时才能走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说起红渡村的过去,65岁的村民伍文华直摇头。 截至2014年,红渡村还有贫困户205户601人,贫困发生率29%。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为零。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红色印记!突破乌江气似虹再看今朝奋进路


游客在余庆县体验重走长征路。王雨雨摄
红渡村的嬗变始于2015年。 作为“四在农家”的发源地的余庆县,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因地制宜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农耕体验、乡土怀旧”乡村体验游发展模式,盘活闲置房屋、闲置农田、闲置劳力,“旅居农家”应运而生。 当地政府引进公司,为红渡村设计了“旅居农家”模式。 “简单地说,旅居农家就是农家院里开设客房,让游客吃住在农户。”负责运营的遵义余庆坊旅游农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说,通过租赁村民闲置的房屋,统一标准改造成客栈,同时租赁村民闲置的田地,设计成创意农业景观,并开发推豆腐、打糍粑等民俗游,提升村内红色景点旅游体验,以此吸引游客实现深度体验游。同时,紧锣密鼓地开展公路建设,打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瓶颈,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当地不少群众都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红渡村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提升到1万多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