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中的宿松英雄船工(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老人说,父亲牺牲那年,她才4岁,两个哥哥一个10岁、一个8岁。那时,这里叫许岭乡大咀村(今许岭镇宏富村),父亲家里因为非常穷,从小就在别人家里当长工。1949年3月,解放军进驻宿松后,走村入户了解船民疾苦,动员船民参加船工队,支援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在外面做长工的父亲得知后,来不及回家同母亲商量,直接去部队报名加入了船工队。1949年4月21日23时,父亲驾驶木船载运解放军官兵,从华阳渡口出发,行至长江中间,木船被密集的炮弹击中沉没,父亲当场壮烈牺牲。父亲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宿松县人民政府给她的母亲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和“光荣烈属”匾额。1957年7月,宿松县发生特大洪灾,她母亲珍藏在家里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及当年部队给父亲颁发的《渡江光荣证》都被洪水冲走了,一家人为此伤心不已。
“父亲牺牲时,什么东西都没留下,而这两个证件,不但可以证明父亲生前的事迹,还能帮助母亲唤起对父亲的记忆。”1978年,王玉兰的爱人吴志勇在阅读一本关于渡江战役的史料时,向不识字的妻子口述了这段历史。当吴志勇念到“王友山”的名字时,王玉兰立即止住丈夫的话语,说“王友山”就是他父亲。令吴志勇没想到的是,“王友山”烈士是他的岳父。1983年11月,民政部为王友山烈士家属补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王玉兰说,让她感到遗憾的是,30多年,她和丈夫多次去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寻找父亲的墓碑均未果。如今,她的母亲和两个哥哥都离开了人世。在她看来,父亲的遗体或许安葬在无名烈士墓里,或许永远留在了长江。现在,对她来说,好好珍藏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胡大兴:渡江战役中的“无名烈士”
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下仓镇有两名船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大兴是其中之一,牺牲时,年仅45岁。胡大兴的儿子胡怀仁今年87岁,从小就住在黄湖边上。
“这是国家民政部于1983年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时颁发的”。当得知笔者来意时,胡怀仁老人从他房间拿出珍藏了38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胡怀仁回忆,1949年3月下旬,父亲加入了解放军组建的船工队。期间,他和家人在高岭乡枫林嘴与父亲见了最后一面。4月初,父亲就一直坚守在望江县华阳镇,一边帮助解放军训练船工,一边做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他父亲牺牲的消息,是后来才知道的,但只知道父亲的遗体安葬在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当时由于牺牲的战士和船工较多,来不及给父亲立碑留名,也就不知道哪座墓是父亲的。一直以来,他和姐姐每次去祭拜父亲,只能对着无名烈士墓祭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