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登扎西带你探秘|大美甘孜康藏秘境(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堆谐(甘孜踢踏)】
甘孜踢踏在保留了踢踏舞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将富有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2004年,甘孜县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特色文化——藏族踢踏舞之乡”。
甘孜踢踏舞最初是从本波教的祭礼舞蹈“羌姆”(寺庙跳神舞)中分流演变而来。甘孜踢踏分有伴奏踢踏、无伴奏踢踏、有声踢踏、无声踢踏四种,其代表性音乐有 “玛夏曲通”、“阿姐布莫”、“日翁独祖”、“崩拉麦朵冲”等。表演甘孜踢踏不受人数限制,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室内、家庭、田间地头均可兴起舞至。在节庆等正式场合演出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和腰部挂上一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
省级非遗项目
【郎卡杰唐卡传统绘画技艺】
盛行于康区的噶玛嘎孜画派,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形成于15世纪,传承地主要在藏区东部著名的噶玛噶举派寺庙,四川炉霍地区的寿灵寺是该派四大绘画基地之一。
“郎卡杰唐卡传统绘画艺术”主要以卷轴式的佛画和寺庙壁画为主。从勉唐、钦则、切呜、嘎巴等其他艺术流派和汉画、西画中吸收营养,将噶玛嘎孜画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辟了藏族美术的新风,其画风工细流丽,风格清新,线条勾勒细如发丝,造型微小精细,造像比例准确,体态姿势优美生动, 五官须眉刻画毫发不差,故有“神变画师”、“布娘画师”之美誉。郎卡杰嫡传弟子进一步继承和吸收了郎卡杰的绘画风格,至今已经传至第八代,使郎卡杰绘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光大。2008年,炉霍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唐卡艺术之乡”的称号。
【德格麦宿传统土陶技艺】
“麦宿土陶”产于四川省德格县普马乡绒达村一带,是藏家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土陶。
麦宿土陶用麦宿当地的蓝黑土和一种藏语叫“色多”的石头(中译为金矿石)作为原料,首先将蓝黑土和金矿石晒干、整碎、过滤。加水反复用力揉捏均匀后,将土陶泥放在木板上,不断地敲、打、锤、转动,然后用木刀将泥胚整平,晾晒数小时后,进行抛光,再用木刀雕刻花纹,最后架起柴火烧2小时左右,就制成了各式各样土陶。所制作出的麦宿土陶有土黄色、黑色两种颜色。制出的藏式火盆、火锅盆、酥油茶壶、土陶瓶、土陶罐等作为人民的生活用品,具有无毒优化水质以及增进口感的特性,并且可以帮助消化、治疗胃病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