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辉:红山文化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兼论古代变形颅习俗(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图三 田家沟组与青铜、铁器时代古代人群关系树状聚类图(全部项目)
朱泓认为,先秦时期东北地区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大体可归纳为两个古代人种类型:古东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古东北类型的体质特征主要表现是颅高较高,面宽较宽且面部较为扁平,与现代东亚人种之间最为接近,应该是东北地区古代的土著类型之一;该类型居民在先秦时期中心分布区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也有古东北类型居民存在。古华北类型的主要体质特征是高颅窄面,面部扁平度较大,同时还常有中等偏长的颅长和狭窄的颅宽,这种类型的居民是先秦时期内蒙古长城地带最主要的原始土著之一,中心分布区在内蒙古中南部到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一带的长城沿线;此外,西辽河流域也有发现,如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两种类型居民共同的特征是颅较高,区别主要体现在面型上,古东北类型面型较阔,古华北类型面型较狭窄。
但是,研究认为,东北地区、内蒙古长城地带以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都是以高颅型为主的人群。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才出现了一种新的古代人种类型——“古蒙古高原类型”。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种学资料中尚未发现这一类型,但是,这种类型居民在中国境外的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的蒙古高原却有着广泛分布。因此,一般认为,该类型古代居民的来源是由中国以北的蒙古高原南下而来,年代大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布范围大体在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中南部。
比较发现,古东北类型与古蒙古高原类型的人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颅面部形态上,古东北类型主要是中长颅型、结合高颅阔面、面部扁平度中等;古蒙古高原类型主要是圆颅型、偏低的正颅型、阔颅型、面部较宽和较大的上面部扁平度。因此,颅型的高低和面部扁平度的大小是辨别古东北类型与古蒙古高原类型的基本属性。
那么,作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人群为什么出现了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的古蒙古高原类型的体质特征呢?红山文化人群独特的体质特征是怎么出现的?它是一种独特的体质类型,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形成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