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刘伯承:是军神是儒将,家风优良,创办军校,乃古名将风(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图|少年刘伯承
1906年,刘伯承的父亲病逝。父亲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刘伯承身上。没有了父亲的支持,刘伯承也失去了读书的资金,只能辍学回家养家糊口。回到乡下,刘伯承只能下田务农,当起了农民,没日没夜地劳累耕作,才能支撑家庭。
在这段日子里,刘伯承接触到了真正底层百姓的艰苦生活,见多了人间疾苦,也尝遍了社会的苦楚。他自小就有读书报国的心愿,但身处于飘摇动荡,饥民暴动,战火四起的年代,仅依靠读书,怕是不能救民于水火之中,要想改变国家现状,就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也找到了真正的出路,毅然选择背井离乡去当兵。在得知长子要当兵后,母亲百般不愿,乡里乡亲也极力劝说他。“‘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要是想挣钱,可以在家做点生意,何苦去吃那行伍饭?”街坊邻居如此劝道。
可是刘伯承心中怀有鸿鹄之志,去意已决,便谢绝了乡里人的好意,安抚好自己的母亲,随后一把剪子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到达县城参加了反对清政府的学生军,这年他十九岁。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当时,重庆蜀军政府建立了一所陆军将校学堂。刘伯承在得知此消息后,欣喜若狂。一心求学的他,报名参加了这所学堂的入学考试,准备去重庆应考。
1912年,成功入学的刘伯承在将校学堂学习了近十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学习各类近代军事理论,并且熟读中国的古代兵书,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主思想,了解到了以前从没有了解过的大道理,还十分清楚当下的革命进程、全国形势。
从小就养成读书好习惯的刘伯承,自踏上军旅学堂的那一刻,就展现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读书习惯。别人吃完饭散步,他在看书;别人结伴出去玩,他在看书;别人熄灯睡觉了,他还在看书。刘伯承保持着自己勤读书少贪玩的良好作风,对于学校里的不良风气丝毫不染,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干那些事情好没意思,还不如看书学点东西。”
1912年底,刘伯承在学堂学习结束,随后被分配到了川军部队。而当时,袁世凯已经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那时候重庆混杂着一些土匪兵团,打着拥护袁世凯的旗号,在当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开国元帅刘伯承:是军神是儒将,家风优良,创办军校,乃古名将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