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哪里吸引人|门外弹乐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著名小提琴家杨晓宇最近有一个“壮举”,那就是选定几座大城市来巡回演奏帕格尼尼小提琴《24首随想曲》。本来他也计划在琴台音乐厅献艺,可因疫情之故,音乐会先是改期,最终取消,令翘首以盼的乐迷们好生遗憾。好在之前我听过他的现场演奏,也在网上领略过一些世界级大师演奏的帕格尼尼,这才稍稍冲淡了遗憾的强度。
杨晓宇的音乐会命名为“极致弓弦”,听来夸张,其实恰切。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作为一部超高难度的小提琴作品,自19世纪诞生之日起,便吸引着众多乐迷,也挑战着各个时期的小提琴大家。
说起来这部作品已问世很久,但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乐迷,都无缘在音乐厅里听演奏家连续奏完24首。所以杨晓宇此举,基本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音乐事件。
为何不一气呵成24首?因为太难。24首作品几乎包含了小提琴演奏的全部技术,诸如二重泛音、左手拨奏、飞弓断奏、换指八度、十度和弦等等,在乐曲中随处可见,其中任何一首都能将演奏家“折腾”得够呛,更不用说在长达80多分钟的时间里一首首过关斩将。除非集超高水平的技术手段、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于一体,否则想都不用去想。
24首随想曲是无伴奏作品,演奏家站在舞台上,真正是孑然一身的孤勇者。无论演奏如何艰难,你都不能指望钢琴或乐队为你助力、加分,或者帮你遮挡一下无意露出的瑕疵。你只有勇往直前一条路。所以无论中外,演奏家每每成功奏完一曲,台下听众总会报之以超乎寻常的喝彩和掌声,这喝彩和掌声是向演奏家发自内心的致敬:你,征服了我!
世界最著名的弦乐无伴奏作品,除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24首随想曲》,还有巴赫的《6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和《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以及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伊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即便创作浩繁,他的两部无伴奏作品在其一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个人以为,就“硬”技术而言,巴赫的作品难不过帕格尼尼,但他的每一首无伴奏作品都是一个世界,其抵达的音乐深度无疑超过了帕格尼尼。据称海菲兹在晚年时曾表示,自己将以余生致力于《6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的研究和演奏。当代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也曾表示,巴赫的技术难度与音乐深度都超过了帕格尼尼。大师们的评价至少表明了巴赫与帕格尼尼各有各的难处。
更晚近的伊萨伊创作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相对于巴赫和帕格尼尼的无伴奏作品,名声则更小。伊萨伊的无伴奏作品常具无调性特征,其技术含量和音乐表现空间同样惊人,所以对演奏家构成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近些年来,伊萨伊的无伴奏作品更经常地出现在音乐会和各类小提琴大赛上,伊萨伊的大名也日益为乐迷们耳熟能详,表明小提琴演奏和教育水准正不断演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