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赵洪璋|人民缅怀他,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许为钢介绍说,在育种学理论体系方面,赵洪璋老师有自己精辟、独到的学术观点。如:品种的适应性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生物胁迫的适应性、对耕作栽培技术的适应性、对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和对社会意识感知的适应性。正是这种对品种适应性的深刻认识,让赵老师的育种工作始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20世纪40年代育成的“碧蚂1号”是我国小麦生态育种的范例,60年代育成的“丰产3号”是我国小麦优异性状聚合育种的范例,70年代育成的“矮丰3号”是世界小麦矮化育种的范例。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麦生产水平迅猛提升、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进度和生态耕作条件变化的预判,赵洪璋老师就带领团队开展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和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等工作,在赵老师的主持下,原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成功利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抗赤霉病世界著名抗源“苏麦3号”,创制了“84(14)43”等一批性状优点多、缺点少、关键性状过硬的育种材料,并育成了“西农85”“西农881”等一批优质强筋早熟高产的抗赤霉病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之先河,而且这些材料和品种也是我国20世纪以来小麦生产主导品种“郑麦9023”和“西农979”的重要亲本。
“什么叫超人,这就是超人,因为他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许为钢坚定地说道。

百年赵洪璋|人民缅怀他,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1993年5月,赵洪璋(中)与许为钢(右一)
胡琳(左二)等查看小麦长势
学生终生铭记恩师的厚爱
人民永远缅怀大师的奉献
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许为钢在小麦研究室给赵洪璋老师当助手,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与现在相比,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生在四川、长在四川的许为钢和妻子胡琳虽然从事的是小麦育种研究,但平时吃饭还是喜欢吃大米。在当时,只有赵老师这样的大教授凭国家配发的《特殊供应证》,才能买到大米。许为钢一家能吃上大米,是赵老师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定量供应给了许为钢,而且是赵老师买好送到许为钢家中。后来也是赵老师硕士研究生的胡琳在一旁回忆道,一天下班后,赵老师来到她家的小厨房看了看,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5天后,还是下班后的那个时刻,赵老师一人扛着一个木制大案板来到了小厨房,原来他看到胡琳在一个小小的菜板上擀面条,就亲自找人做了一个大大的案板送来。许为钢和胡琳还吃了不知多少师母用《特殊供应证》买来并拿到家里来的猪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