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朽的灵魂相遇——观话剧《屈原》有感(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随着舞台上投下一道象征着汨罗江的蓝光,屈原走到人生终点。肉体虽死,灵魂永生。导演找到了生死之间的交汇——诗歌的精神价值。最后,歌队作为《国殇》中的楚军将士出现,送诗人最后一程。由此,屈原将天问留给自己,将国之气节留给楚军。编剧黄维若表示,在屈原的身上“看到了一个忧郁、磊落,对楚国和百姓的命运怀着关注和热爱的诗人的灵魂。屈原的精神世界是那样的五光十色,他的命运却是那么坎坷,这样的人使你不得不在心里产生极大的敬佩、同情,去探究他的灵魂。”或许正因这样的情怀,屈原这一人物才显得有血肉、有诗情、有新意。
写屈原,最绕不开的人总是楚怀王。剧中,楚怀王没有被塑造成丑角,他固然一手酿成了楚国倾覆,但在危急时刻,他仍愿只身赴秦,将复兴楚国的重任托付给屈原。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亦君臣,亦对手,亦朋友。被继任的楚襄王逐出国都后,屈原万念俱灰,回到家乡仍为怀王这个失职之君设立灵位,并在悲痛中写下了名篇《招魂》。舞台上,两个灵魂相遇时,楚怀王终于能倾吐心声,为屈原的诗作拍手叫好。这一笔,一方面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却也淡化、转移了楚怀王与屈原之间的矛盾。当楚怀王问及《九歌》何以完成时,屈原坦然表示,艺术的灵感,来自国家的悲剧:“那年你不听我的……终究被秦赖下六百里土地。”一段戏,道出了人物关系间的某种错位——两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历史安错了位置。
早在上个世纪,欧阳予倩、焦菊隐、黄佐林等一代戏剧人就提出了“话剧民族化”的时代命题,《屈原》一剧,试图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融入现代剧场的表现语汇之中,此剧在舞台表现形式、主题的设定、矛盾关系的展开等方面,尚有探讨的空间。郭沫若版《屈原》珠玉在前,是多数创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令人欣慰的是,新《屈原》依然抓住了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传统题材与诗化的美学追求、现代的舞台手段结合,引发了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哲理思考。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 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