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第一部科幻片、关于丰碑引导人类进步的故事(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宇宙的通用语言是数学。如果这个世界真有造物主的话,那他的母语应该是数学,你别看宇宙好像很复杂很混乱,其实所有事物背后的运转规则都是数字,但是数学规律都是藏在背后的。如果你能从这些纷乱的现象里,把数学提炼出来,那说明你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就是智慧。所以,在宇宙里文明如果相遇了,打招呼的方式,就是向对方发出一个数学上有意义的信息,这就是一种智慧声明。那至于为什么非得是1:4:9,这个就是作者的个人设定了,其实这个设定没什么特别的。只要是一个数学上有意义、有逻辑的数字就行。
1:4:9这个比例,说明这是智能生命制造的物体。接下来开始让人类感到脊背发凉的,是这个石碑的硬度。人类想弄明白这个石碑是什么材质的,但用了所有的切割手段,什么激光、各种粒子流、各种电磁波,都试了一遍,石碑就是没有任何变化,连渣都不掉一块。但是真正把人类吓到的,是下一个发现,就是石碑的1:4:9这个比例能达到的精度。人类测量了石碑精准的尺寸,发现石碑的比例是严格的1.0000000,4后面也是4.0000000,9后面也是9.00000000,看到这个,人类马上就服了。对微观物体达到了这样的精度操纵能力,这就是一种生物在强势地炫耀文明。
这里我们说远一点,我们想另外一个问题:一个高级文明向低级文明,进行科学炫耀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有的人会认为是破坏性能力。比如说当着人类的面,一下子把一颗恒星给引爆了?不是的,其实破坏什么东西不算难,最难的是对精度的控制。举一个我们中国的例子,考古学家从秦始皇陵里出土的秦军的箭头,当时的工艺就把误差控制在±0.3毫米。这一下就解释了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六国。一个箭头就能揭示一个国家整体工业水平,而打仗拼的就是这个能力。
国外的例子也很多,二战时期,德军的隆美尔,有一次看到美国撤退扔下来的物资,看到美国人对食品罐头分类的精细程度,他就觉得这仗打不赢。还有,我们都听过一个例子,日本人能造出圆珠笔笔头上的那颗精准的圆珠,那他们就能造出最先进的潜艇。所以,借用一个IT界的术语,对精度的控制能力是“向下兼容”宏观上的破坏性,精度下兼容破坏力。
我们这里稍微再扯远一点,这个道理是可以推广的。大到文明和国家,小到一个团队,一个人,都一样。生活里,如果一个人说话措辞非常精准,对时间把握很准,交出来的东西精度极高,那建议你高看这个人,高看这样的团队。反而是那些满嘴都吹自己有多大破坏能力的人,是最不值得高看的。我们回头看小说,作者用一个最简单的概念,一个比例是1:4:9的石碑,还有背后的一堆0,直接对人类完成了强权的宣誓。这种宣誓是成本最低的、最有效的、最不用跟你废话的。越是这种简单又让人浮想联翩的东西,就越是好设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