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夹缝求存的“弹丸小国”,为何逐渐成为了阿拉伯国家公敌(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首先需要的是契机。当时的巴勒斯坦,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由于帝国幅员实在过于辽阔,奥斯曼帝国对巴勒斯坦缺乏有效的管理,更多的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后来,由于奥斯曼帝国财政紧张,就将巴勒斯坦的土地给其他国家以此换取财政收入。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有名的财阀豪门,这个家族内部堆积着金山银山,富可敌国。于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前来寻求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支持,希望他们能够为散落各地的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的土地,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身为犹太人的罗斯柴尔德男爵慷慨解囊,为犹太同胞买下了方圆200平方英里的土地,建立了几十个犹太村庄。另外,犹太人还有一种特别的“卢卡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接收各地犹太精英的捐赠,对广大的犹太同胞进行接济和救助。于是世界各地的犹太商人、政客和行业精英,都持续不断地为重返故土的行动展开支持。
长达26年的复国主义活动,使得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聚居区已经颇具规模。
后来,犹太人又寻求到了“强者”的支持。在一战后,巴勒斯坦地区落入英法手中。1917年,犹太复国主义者又说服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签订了《贝尔福宣言》,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以色列国,作为英国保护自己在苏伊士运河利益的屏障。但是英国在支持犹太人建国的同时,也支持巴勒斯坦人在这一地区建国,进而对犹太人形成掣肘,这就留下了民族矛盾的隐患。二战以后,“日不落帝国”逐渐衰落,联合国接管了巴勒斯坦地区,对巴勒斯坦施行分治决议。但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不愿意做出让步,这就使得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仇恨进一步加深。随后,以色列人又找到了第二个大靠山,那就是“世界警察”美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