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石头中的菊花菊石,以及它的现代同类生物鹦鹉螺(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菊石是一种体外有壳的动物,形状和鹦鹉螺相似,可以说是与鹦鹉螺经历了相同的演化过程,菊石在壳的表面有许多的壳饰。壳饰是生长纹和生长线的体现,与螺口平行,菊石据科学家推测最早出现在泥盆纪初期,繁殖于中生代,是中生代的标志化石,白垩纪末期灭绝绝迹,从出现到灭绝经历了四个繁盛时期,第一个在晚泥盆纪有海神石类以及无棱菊石,棱菊类的低极类型,第二个时期是晚石碳世到二叠世纪末。以棱石为主,其次为无棱石的高级代表,整个三叠世纪是第三方晚期,是齿菊石的天下,最后一个时期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由菊石组成。

长在石头中的菊花菊石,以及它的现代同类生物鹦鹉螺


和菊石同类型的现代生物
菊石可以说是和现代的鹦鹉螺祖先,鹦鹉螺是现存最古老,最低等的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在古生代志留纪地层中种类特别繁荣,达到了几千多种,它们都有着不同形状的贝壳,但是绝大多数都已经灭绝了,生存至今只有鹦鹉螺,和鹦鹉螺的几个亚种了,所以鹦鹉螺称之为”活化石“是研究动物进化和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的重要材料。

长在石头中的菊花菊石,以及它的现代同类生物鹦鹉螺


现代的鹦鹉螺是一种海洋底栖性的动物,从水深几米到400米都有栖息,在400米左右的水深处种群数量最多,所以也被称为”亚深海动物“。平时伏在海底的珊瑚礁和岩石上休息,日落以后才出来活动,常用触手沿着珊瑚质海底爬行,前后左右,移动自如,大多数背部朝上,它能在水层中浮动或游泳,不过时间通常很短暂,很快又沉入到底层,游泳的方式和乌贼相仿,主要是利用漏斗收缩喷射海水,以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进,摄食动作快速而敏捷,食物包括小鱼,甲壳类,海胆和其他小型软体动物。鹦鹉螺的身体左右对称,背上生有一个冠螺和蜗牛等腹足类动物相似,可以把身体完全保护起来的石灰质贝壳,贝壳很大,直径可以达到20厘米左右,不过不是左右卷曲,而是沿一个平面从腹面卷曲,略呈现螺旋形,没有螺顶,贝壳的色彩也非常漂亮,外表较光滑,呈现白色或淡黄褐色,中间有几十条橙红色的,褐红色或褐黄色的波状横纹,银白色的珍珠层很厚,内面有美丽的珍珠光泽,这是一件天然的艺术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