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诏”这个字,是秦始皇最早开始使用的。“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这两个字就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可是。 “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这个名称,或者说是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公元1368年在南京称帝。他在南京城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城,其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被他命名为“奉天殿”。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并把明朝的首都改迁北京。又在北京按照南京城的形式,建了一座规模更加宏大的紫禁城。皇城的主要建筑物都是依照南京而建,奉天殿自然也被原封不动的从南京“搬到了”北京。据说这“奉天承运”的说法就是源于这座奉天殿。清朝一位很有名的大学者俞樾。是道光皇帝时的进士,曾经做过翰林院的编修,晚年就在杭州开堂讲学。这个俞樾一向以做学问严谨精确而著称。据他在自己写的《茶香宝续钞》中所记,“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所以我们可以由此知道,这种四字用法最早源于明代的奉天殿。
还有另一种类似又不完全相同的说法,这种说法也认为“奉天承运”的用法最早开始于朱元璋,不过不光是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也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这个说法是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他精通音律,谙熟掌故。他写的一本《万历野获编》中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这“奉天”两字是千古独见,以前从未有人用过的。太祖所遗留下的祖训中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这“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号再加上“诏日”这两个字,重新断句,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朱元璋与柿树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朱元璋痛打茹太素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一次,他给皇帝上了一本一万七千余字的奏折,侍从读到六千多字,朱元璋仍不知所云,读到一万六千余字时,才谈到正题。朱元璋不禁勃然大怒,令手下将茹太素杖打了五十大板。朱元璋后来对茹太素说:“你那几条建议若明直写来,几百字就足够,何尝遭次杖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