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读书的我还是缺个朋友(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明崇祯刻本《全像金瓶梅》中的“我爱你”三个字。
当然,最大的教训是图书馆里的藏书不要乱涂乱画,哪怕以书交友也不行。
03
藏起来的书
爱护图书的原因,正是因为书的本质就是将知识与人共享。因此,每一次对图书的损毁,都是在向属于全人类的知识进行挑衅和亵渎。但另一方面,对书过分爱惜,也会导致同样的后果。这其中包括那些古今中外最著名的藏书家,他们不惜巨资购求珍善秘本,修补装帧,本来是期望让自己心头挚爱传之千秋万代。然而这些书一旦进入这些藏书之家,便从此高束庋藏,不见天日。
以天一阁为背景的电视剧《天一生水》(2005)剧照。
唐代藏书家杜暹在每本藏书后皆有题记“清俸写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明代藏书巨头范氏天一阁,更是直接拒绝外人登阁观书。天一阁“封闭甚严,凡各房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各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钥。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清代杨氏海源阁,复制了天一阁的禁令:“变世相传,珍秘逾垣,凡非契友。例不示人”。杨氏更立下规定,家中仆役,“向不准登楼”,竟有“服役数十年不得一觇阁上书籍作何形状者”。
藏书家对书的秘藏,虽曰爱之,实则害之。无异于将图书从尘灰浩劫中解救出来,却又充当起书的入殓师的角色,将它们悉心盛妆入殓,送进藏书楼这座华丽的坟墓之中。历史还真有以书殉葬的实例。唐太宗就是一例,他将大量图书带入自己的坟墓昭陵,三个世纪后,他的陵墓被五代军阀温韬发掘,“从蜒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两厢列石床,床上石函,函中有铁匣,悉藏前世图书”——书是孤独者的同伴,但书绝然想不到自己竟然要陪着这具逐渐腐朽的伟大枯骨一起孤独到地老天荒。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