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与“柠”相约擦亮川果金字招牌(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田再泽的话道出了一个事实:一路走来,安岳柠檬发展历经了太多不平凡的岁月。
撑开历史的褶皱,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
得知安岳有柠檬后,国务院派出当时全国最好的香精香料专家到安岳调研。
由此,有了一台最简陋的磨油设备,安岳柠檬的逐梦之路也从这里蹒跚起步。
很快,靠着这台设备,安岳柠檬首次实现了经济价值,磨的油卖出1000多元钱,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尝到甜头,安岳政府扩大了柠檬榨汁磨油生产线,建立柠檬芳香油加工厂。
见此,当时一些有远见的公社,极力推动农户调剂出部分土地、田坎种植柠檬。
艰难推行下,安岳柠檬总算有了上千亩的规模,柠檬鲜果和芳香油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
而安岳柠檬真正规模发展,是1985年以后。
当时,国家统计各地特色水果资源,安岳柠檬的良好发展引起了高度重视。第二年,安岳获批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争取到一大笔产业发展资金。
由此,安岳柠檬迎来里程碑式的跃升,登上了国家的历史舞台,成为了川果的代表,也背负起了扬名川果的使命。
国家大力扶持,安岳县委、县政府决心将柠檬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打造,两座现代加工厂同时开建,鼓励农民“甩开膀子干”。
安岳农民们种植热情空前高涨,柠檬种植规模便冲到了3万亩。“安岳柠檬”初长成。
福兮祸所伏。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新千年,安岳柠檬大丰收,但由于内销不畅,导致大量的柠檬卖不出去,安岳柠檬产业两度遭遇何去何从的困惑。
“柠檬是独具竞争优势的水果,承载着‘川果’的使命”,安岳县县长贾发扬说,安岳一直咬定柠檬产业不放松,哪怕安岳柠檬曾经岌岌可危,政府不仅没有放弃,而是两度出面力挽狂澜。
20世纪80年代末,在第一次危机后,安岳政府意识到外销的重要性,派出当地农业局干部用麻袋装、箩筐背,到北京、上海等地为安岳柠檬打开了一条生路。
20世纪90年代末,安岳柠檬第二次滞销危机爆发,为恢复生产信心,安岳政府一方面协调金融机构给予扶持,一方面先后出台《加快安岳柠檬种植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强势推动恢复柠檬生产:
安岳坚持基地、品质、市场、流通、品牌等产业发展方向不动摇,鼓励干部带头种和社会资本参与,由农民散种改业主集中种,给各乡镇下达指标,成立柠檬产业局,配备柠檬专职副县长、技术员,每年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上……集中一切力量推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