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短文精读|张爱玲《秋雨》:比喻的力量(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创作《秋雨》时,张爱玲只有15岁。年纪虽小,文笔却相当老到——单是秋雨如蛛丝、天空似屋顶、云片像白粉、植物成遗迹、房屋若老僧等比喻的密集运用,就足以秒杀绝大多数成年写手。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营造画面感、帮读者节省脑力的重要手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世上唯有比喻大师最难得,什么事都可以学,比喻却不可学,因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这段话用到张爱玲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哲学家的话也不能全信。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比喻的重要性,却又将其神秘化,容易误导写作新手。其实,比喻并非不可学。吃透比喻的本质和步骤,人人都能学会运用比喻手法。
比喻在本质上是一种借力思维,需要借助喻体表现本体。本体,即眼前所观所写的事物;喻体,即大脑联想到的其他事物。
比喻的步骤,并不复杂。先选好本体的表现点,再联想拥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即可找到喻体。表现点,即作者想突出强调的事物特点,可以是外在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触觉和动作等,也可以是内在的性质、情感和道理等。
认真观察本体,选好表现点,比喻就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可以设想一下,张爱玲先细致观察秋雨,定好了灰暗、细长、均匀、粘稠等表现点,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同时拥有这些相似点的喻体——蛛丝。

张爱玲简介:不容忽视的语言大师


张爱玲,1920年9月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家族,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少年成名,12岁开始发表文章,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等。1955年,张爱玲远赴美国,1995年9月在洛杉矶寓所中孤独离世。
张爱玲的写作基调、文坛地位及跌宕人生,都备受争议。但她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却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