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如果我是东坡的大哥该有多好(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当我看至此处时,其实早已感动的泪流满面,苏辙当时自己的经济也是特别困难,自己的一大家都要靠他一个人来扶持,他多次写诗述说自己的生活情况,“森然有六女,包裹布与荆。……明日无晨炊,倒床作雷鸣。”“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可怜杜老贫无衣,杖藜晓入青泥湿。诸家宴客频恼人,往往闭门不得入。我今贫与此老同,交游冷落谁相容?幸君在此足游衍,终日骑马西复东。送君仍令君置酒,如此贫交世安有。君归速语王武子,因君回船置十斗。”
又因为他自己身体情况不是很好,多次都想辞官回去养病,可是不行啊,若没有他这浅薄工资,没有他这勉强能进入的经济,他们一家都不知道该如何。
有时候当我们在计较谁做的事最多自己是否吃亏时,我们就会失去很多自己难以想象的东西,或许是爱或许是期待。苏辙苏轼二兄弟不管生活如何待他们,他们对互相的关心永远没有因外界而去改变,那种感情只会越发深厚,以至于在千年后依旧感动你我。
思想“教育”。这点是基于“性格使然”那里另起的话题,因为苏辙冷静理智的性格,由此造就他和苏轼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苏轼一直很爱游玩,他在凤翔做官时,游终南山下的玉女洞,感其水甘甜无比,遂带了两瓶回去。味好自然令人怀恋,索性苏轼就派士兵去那里取水,这样不就可以时时刻刻尝到甘甜的泉水了。
但是哪有这么容易,若是半道将水调换了去谁能知晓,苏轼想了很多办法还是于事无补,他无比感叹的告诉子由,“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调水符》)
看苏辙前面这么体贴自己兄长,这会儿估计也应和他一首一同来指责这些人心不古,可是并非如此,苏辙觉得苏轼的“调水符”威力不大,不足以调动他人,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调水符不行便来个无忧符吧。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和子瞻调水符》)你的调水符只能取终南底下洞中的水,调往范围实在有限,而我的无忧符则可调万千水位。
确实如此,人一旦有了欲望,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这种欲望,所谓调水符也可说成是欲望符,因此苏辙理智地想出了无忧符,一旦无忧不正好解去烦忧,管他甘甜还是苦涩,只要能食皆可入肚。苏辙和苏轼其实都能凭心中的坚毅来走出一片豁达之路,但是若这条路少了二人的互相帮助,那么这种坚毅之能未免少了几分底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