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的戏法魔术和山东快书(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高元钧的人格高尚、待人和蔼、提携后进、尊重观众,一生桃李满天下。周恩来总理曾称誉他为“民族艺术的一面旗帜”。高元钧一生培育了200多名山东快书演员和曲艺作家,如今仅青岛就拥有200余名“高派”传人。1958年,高元钧首次在北京正式收了两个徒弟,一位是青岛的高景佐(曾任青岛市曲艺团书记、团长),另一位是济南的孙镇业。老舍、侯宝林、张君秋等艺术大师都亲临拜师仪式,当即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还有他的得意弟子、海政文工团的李洪基也是从青岛走出去的军旅演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
据了解,高元钧培育的第三代“高派”山东快书艺术人才绝大多数分布在青岛。青岛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洪基的弟子闫成山告诉我,如今第四代、第五代传人中,更是涌现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于宗民、王伦、周陆等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均获优异成绩。仵延国的美国徒弟、第四代“高派”山东快书的传人谢博德教授,积极推动山东快书艺术的中外交流,如今已带出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徒子徒孙”。闫成山还提及,1984年,高元钧来青岛在他曾经鬻艺的劈柴院忆旧时,有一位叫孙亮明的盲艺人曾经在这里与他毗邻演出过,当时在现场听到了高元钧的声音,连忙问:“你是高金山(高元钧的原名)?”由此可知,高元钧在青岛的声望。
2016年9月,青岛市文联在“1907光影俱乐部”举行纪念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杨立德的山东快书
杨立德(1923-1994),山东利津人,出生在一个“武老二”世家,是“杨派”山东快书创始人。1941年来青演出,比同行高元钧晚了两年。曾在劈柴院、台东商业市场等地演出。1945年,他在青岛两个电台定时演播快书,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艺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当时最爱看杨立德撂地表演山东快书,他脸上有些浅麻子,身穿大褂,左手两块半月形的铜质鸳鸯板,右手是竹板。每次开头都是“闲言碎语不多讲,表一表英雄好汉武二郎……”他的表演质朴豪放、刚柔相济、生动形象、平中出奇,在演唱“垛字句”时气势宏伟、口落悬河。赶板、夺字颇具功夫,叙述故事中的情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强调轻松幽默,不使用过多的动作。曾在青岛工人文化宫,由吉文利组织的职工曲艺队中的业余山东快书演员赵瑞先,就是学的“杨派”。后来被黑龙江广播说唱团团长黄枫(喜剧演员黄宏的父亲)调去,成为专业山东快书演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