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书楼和文献之间,探寻明代学者胡应麟的过往:一双穿透“春江花月夜”的慧眼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通讯员 杨一之 蒋宇欣 特约摄影 胡雪峰
我从未想到,自己的首次兰溪之行,竟然会陷于对一个古人的寻找而不能自拔。
他不是爱吃螃蟹的李渔,不是写“渔歌子”的张志和,不是诗画僧人贯休,而是已经470岁的明朝人胡应麟。

在藏书楼和文献之间,探寻明代学者胡应麟的过往:一双穿透“春江花月夜”的慧眼


胡应麟(1551—1602)画像 网络图片
在我过往的生活中,这位明代著名学者、版本学家、文学评论家几乎是一个没怎么出现过的名字。直到迈进他的故居,看到展板上那一句——
“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极为形象地对历代诗歌进行解读,并独具慧眼地从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发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予极高评价,使之成为后人眼中‘孤篇压全唐’之经典。”
胡应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这样的一组词语并置,是可以在脑海中燃起火光的。
于是,我很好奇,明中后期的胡应麟与初唐的张若虚,经历了怎样的“相遇?”
【1】
二酉山房的今天
胡应麟故居,在兰溪古城的天福山顶。
徜徉在天福山历史文化街区,穿行在群集的明清建筑当中,沿着古老的台阶上上下下,已然感受不到山的存在,它早已成为古城建筑的一部分。
在一处名为“牛角尖”的街巷尽头,便可以看到胡应麟故居。

在藏书楼和文献之间,探寻明代学者胡应麟的过往:一双穿透“春江花月夜”的慧眼


胡应麟故居外景
这幢两层高的徽式建筑建于2014年,黛瓦粉墙的新貌中,那些胡应麟以目光或双手拂过的梁柱,支撑其中,坚固如初。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