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英雄传》铭记铁血英豪(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1946年,马烽、西戎整理了小说的前37回,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吕梁英雄传》单行本(上册)。延安《解放日报》摘录转载,反响热烈。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时,又将此书带到重庆,在《新华日报》上连载,受到山城人民欢迎,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当《吕梁英雄传》在《晋绥大众报》连载时,马烽、西戎因工作任务繁重,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一气呵成,所以导致故事情节中出现漏洞、人物活动有时矛盾、文字显得粗糙等缺憾。对此,马烽后来回忆说,有一次他去采访时,有读者向他指出,连载故事中西戎写到敌人来“扫荡”,一位老太太藏到山药蛋窖里,被敌人用手榴弹炸死了。到他写以后的故事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结局,又写了那位老太太提上鸡蛋去慰劳八路军。一些细心的读者还来信指出细节的矛盾,作者很快作了修改。对于读者的每一封来信,作者都认真阅读,妥善保管。对于专家和文友们提出的每一个建议,作者更是反复思考,能采纳的尽量采纳;不能采纳的也要分析研究。连载完以后,作者归类了各方面的意见,准备作全面修改时,恰逢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他们都被抽调到土改工作队。直到1949年初土改结束后,他们才得以集中一段时间对《吕梁英雄传》全书进行通校、修改,将原来的95回压缩到80回,共28万字,于当年10月由北京新华书店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出版发行。
小说一面世,马上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许多识字的人把阅读《吕梁英雄传》作为重要的事情,不识字的人就围坐在一起请人朗读。故事中的英雄雷石柱、孟二愣,武工队员武得民等,成为晋绥边区家喻户晓的人物。正如延安《解放日报》解清的文章所评价,小说“是因为它所写的晋绥人民杀敌保家的事情,都是当地老百姓熟悉的事情。‘七七’以后,晋绥军仓皇溃退,吕梁山脉桦林山康家寨沦入敌手,无辜人民遭敌烧杀、抢掠。一直到一二〇师东进,组织民兵,反掉‘维持’,实行劳武结合,战胜敌人的‘扫荡’和破坏,而创立了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晋绥人民都是亲身参加,亲身体验过的,他们不仅从书里看到自己走过了怎样艰苦、崎岖、危险的道路,经历了如何惊心动魄的残酷复杂的斗争,而且是从书中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
诚如马烽、西戎在《吕梁英雄传》后记中所说,他们在整理、写作时并没有计划要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因而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在书稿的结构上,在故事的发展上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吕梁英雄传》仍然堪称抗日战争史的一部优秀史诗,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