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旗谱》:一部红色经典的诞生(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就在此时,按照中央书记处的要求,文化部开始部署国庆10周年献礼片的创作生产。北影获悉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对小说《红旗谱》给予很高评价,文化部暨电影局领导夏衍、陈荒煤,以及由文化部副部长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陈克寒等,亦主张将它改编成电影,列入献礼片计划。鉴于天津电影制片厂建厂伊始,条件还不具备,陈荒煤经与夏衍商量,提出以北影为主,与天津厂联合摄制。北影厂长汪洋即偕分管艺术生产的副厂长田方亲赴天津厂主动联系,达成联合摄制《红旗谱》协议,并动员凌子风返回北影,明确提出请凌子风参与组建队伍并出任负责人之一,号称“拼命三郎”的凌子风顿感将大有用武之处,满怀激情回归北影。后来北影正式成立四大创作集体,分别由水华、崔嵬、凌子风、成荫领衔出任总导演,号称“四大帅”。
◆剧照:朱老忠在家宣传革命一幕。
《红旗谱》的改编本成了第一个提交北影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的剧本。厂里特意在自办的《电影创作》创刊号上刊发,了解反映征求意见,并专门组织了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胡苏把一部《红旗谱》改编成上、中、下三集电影的计划过大,还是集中改编成一部影片让故事集中一些,并对如何在胡苏的第一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将落脚(结束)点定在反“割头税”的胜利上,全戏的主线要明确,几个主角戏要清楚,每个人身上要把闪光点拍出来。
凌子风受命修改剧本,又反复研读《红旗谱》小说,前后看了七遍,已到极为熟悉程度。为把剧本改好,他特地找了同在北影任编剧的海默,两人结识于抗战时冀中军区火线剧社,解放后作为电影编导合作过《母亲》《深山里的菊花》,一起研究修改提纲后,由海默执笔,四天四夜没睡觉,一气呵成赶出修改本。当年一起从事抗战戏剧活动的战友、时在中央戏剧学院执教的吴坚,亦曾参与其间,故剧本编剧署名为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四人,后来影片上映时正值海默因《洞箫横吹》在“反右倾”运动中遭受错误批判而被略去。凌子风分镜头时也是四天四夜未合眼,在副导演陈方千等协助下,又对剧本作了修改加工后得以完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