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2日正式开办至今,央视春晚40年留下哪些经典?(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姜育恒作为华语乐坛资深歌手,回忆起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依旧记忆犹新,“我是1991年首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再回首》,下台后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今晚有7亿人看我!”当晚不仅仅让姜育恒火了,也让这首《再回首》成为经典。“当时回家后并没有太多感觉,一个月后,再上街所有人都可以喊出我的名字。”这就是春晚的能量。2023兔年央视春晚,姜育恒将会再次唱响他的金曲《跟往事干杯》,但表演形式和表演嘉宾都有全新的诠释。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春晚“这个老坛”,酿了哪些“新酒”?
笑声40
春晚金句
每年观众最期待的节目
问中国观众在春晚最期待哪个类型的节目,那一定是语言类节目,没有之一——因为他给很多中国人带来了太多欢笑。春晚舞台上的语言类节目,分为小品和相声,2023年又将加入新成员脱口秀。从1989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纵观历届春晚,1993年小品数量最多,曾达到9个,此后一直维持在6-7个。虽然这个数量与动辄二十多个的歌舞类节目数量相去甚远,但二者的时长不相上下,有时小品节目的整体时长,还会多于歌舞类节目。
央视春晚作为中国文艺最高舞台,培养喜剧新人是其一直的使命。其实,央视春晚的舞台一直都是“喜剧新势力”的练兵场。在相声是喜剧主流的时代,1983年在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随后越来越多的小品类节目在春晚上亮相,很多演员都因“春晚”从各自领域的老演员变成了“喜剧的新势力”,例如唱评剧的赵丽蓉,演电影的陈佩斯、朱时茂等等。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演员也加入语言类节目中来,不仅丰富了舞台,也让大众看到新意。
内行看形式上的创新,老百姓爱看语言类节目主要是因为他好笑!春晚之后,“流行语”必定出现,比如“掉进老虎洞”“领导,冒号”“嗨,嗯哼!”“想死你们了”“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你太有才了”“穿上马甲就不认识你了?”“此处略去一万字”。当年的春晚金句,一定会流传到大街小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