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团队”到“大众快闪”,美国的“抢劫文化”又双叒叕……升级了(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警方称,“快闪抢劫”犯罪“应该是”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的。但无论是警方还是媒体都还没能搞清楚这些组织工作发生在哪家社交平台,如何运作。只是泛泛地推断称,有“本地犯罪组织”参与组织人员,提供工具,乃至帮助抢劫者在互联网二手平台上销赃。
美国零售业对这种犯罪怒不可遏,加州零售商协会主席在电视上称,“我甚至不会将之称为有组织犯罪,这是一种国内恐怖主义。”大型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则直接将自己三季度利润下降解释为“快闪抢劫”猖獗的结果。
拿劫匪当英雄,美国媒体可谓轻车熟路
能动员起数十人一同参与抢劫,快进快出组织严明,可见美国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不仅不惮于触犯法律,对抢劫犯罪的“技术要点”也有相当理解。
中国人常说“少不读水浒”,但美国人对这类故事的推崇可谓是从始至终。时至今日,人们都可以在美国的文艺作品中看到主人公骄傲地宣称,自己是“法外之徒(Out Laws)”。描写劫匪故事的文艺作品,如《荒野大镖客》、《雌雄大盗》、《末路狂花》等,往往被视为经典。

从“专业团队”到“大众快闪”,美国的“抢劫文化”又双叒叕……升级了


2009年,好莱坞再次将迪林格的故事搬上银幕,动用了约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贝尔等“全明星阵容”。(电影《公众之敌》官方海报)
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尼尔·柯伊尔在其畅销之作《天才密码》中提出了“优秀是一种习惯”、“一万小时天才法则”等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鸡汤”。他在这本书中将美国20世纪初的银行劫匪赫尔曼·拉姆奉为“一位伟大的导师”。近来的“快闪抢劫”,在很多细节上也都能见到“拉姆技术”的影子。
这名活跃于上世纪20年代的劫匪将抢劫从炸弹开道的暴力杀戮,变成了一项分工明确、精准科学的技术活。事先多次踩点,提前布置模拟柜台“彩排”,准备多条可以互为备用方案的逃跑路线,他的团队用这套“拉姆技术”从美国各地的银行席卷了数十万美元。
如果说对拉姆的推崇还可以说是具体的犯罪行为被抽象成了抽象的管理艺术,那美国人对拉姆的“衣钵传人”,上世纪30年代“明星劫匪”约翰·迪林格的推崇就真的是国内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