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绿水青山,赋能乡村振兴(4)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必备技能。如高淳区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积极拓展品茶赏竹、景观稻田、果品采摘、农事体检、养生养老等休闲农业功能。2017年重点建设以来,年均接待旅游人次130万。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万元。浦口区江浦街道不老村,依托老山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以民宿客栈、特色餐饮为主体,辅以文创体验、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内容的乡村轻度假基地。截至2019年6月,已带动附近原住民7户创业,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
文化为魂 传统民俗留住“乡愁”
白白嫩嫩的鱼圆,漂浮在骨头汤中,晶莹剔透,软糯可爱。轻轻咬一口,鲜美柔嫩的滋味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谷里鱼圆。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开车前往谷里,就是为了尝上这一口舌尖上的鲜美滋味。
谷里鱼圆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这道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的名菜,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断被发扬光大。2009年其加工技艺被列为江宁区非遗项目,2020年入围“江苏百道乡土地标菜”。如今,谷里鱼圆已经成为游客来谷里必尝的“招牌菜”。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鱼圆的手艺,制作鱼圆的技艺代代相传。
“一条鱼上了案板,要经过十道传统工序的打磨,才能做出这道功夫菜。”谷里鱼圆区级非遗传承人、74岁的林庆和,从小就在灶台旁看着父亲制作鱼圆,是位有着60年“工龄”的老把式。如今,年过古稀的林老也将这项工艺传承给了儿子和儿媳。
正是有了这些文化之“魂”,才能让乡村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家园。在南京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类似这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民俗的例子举不胜举。如高淳区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对当地古墩墓遗址、泉水庵、百年朴树、九星塘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项目实施予以保护、展示,最大程度保存乡土味道与民俗风情。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的石塘米酒传承至今,已有百年酿造历史,仍坚持采用传统手工艺酿造,并用横溪水乡出产的优质糯米和山泉作为原料,入口清爽醇香。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把非遗、乡村集市、年俗活动等与旅游深度融合,可以避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千村一面’现象,避免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市文旅局副局长王敏虹说,发展乡村旅游,要有特色才能吸引人。希望南京的美丽乡村能够更加注重在地文化的挖掘,做到与自然山水、非遗文化、民俗活动等相结合,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