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中的珍宝第四章巴蓬寺(3)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突然间,我们看到芒果树顶亮起一道光,当时大家都以为是隆波慈悲地点灯指引。于是大家就穿过浓密的白茅草和蔓藤,朝着灯光的方向走去。可是当我们抵达时,根本就没有灯火。大家都很惊讶。”
这座新寺院的名称是隆波亲自取的,因为整个森林(pah) 地区有片沼泽(nong) ,周遭长满了蓬草(pong) ,而起了“农巴蓬寺”这个名称。不过村民都习惯叫它“巴蓬寺”。
●修行的第一堂课
回报母亲的恩惠,是隆波接受邀请回家乡盖寺院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回到这里不久就剃度他母亲出家为美琪。他的母亲是巴蓬寺的第一位女出家众,接着她的三个朋友也跟着出家。一九五四年,巴蓬寺共住有九个清众,其中四名比丘、一个沙弥和四名美琪。头十年,比丘和沙弥的数目相当稳定,一直保持十五至二十人。女众的数目则每年增加两三人,到了一九六四年,大约有二十个美琪。
在开创期时,巴蓬寺这个地方还是属于偏僻和贫困的地区,住众生活异常清苦,食物和必需品都非常匮乏。另外当地许多居民不熟悉这种修行模式,有些对修行僧产生疑惧,还有些则根本不信任他们。那个年代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而且当时隆波也并不出名,因此访客很少,鲜有外来者供养出家人资具。寺院没有最基本的水电等设施,没有手电筒,甚至连找根蜡烛或火柴都难。至于水源方面,他们必须从附近的井里汲取,然后储藏在水瓮里。唯一的下午茶是苦藤茶。
由此可见,巴蓬寺早期的物质生活相当地清苦短绌,住众对于仅有的几样家当无比珍惜,异常节俭。隆波提起寺院开创期的生活条件时说:“刚开始住在这里,我连一双橡胶拖鞋都没有。没有火柴,必须用打火石取火。晚上没办法起火或点灯,我得依靠三宝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避免踏到蛇还是什么的,不然就会被反咬。这里有很多蝰蛇。”
●衣着与住宿
谈到衣着,当时寺内的每个人都必须缝补自己的僧服,只有在衣服破旧得实在不能再破旧——有时几乎是烂成碎片时,才有机会要求制作一件新的,即使是白布也不容易获得。阿姜帝昂谈及昔日制作僧服的情况:“有好多年的时间,隆波坚持出家人自己裁剪袈裟的传统。我在他座下修行时就经常协助制作僧服。有三四年的光景,我们都是用手缝比丘及沙弥的僧服。偶尔我们会叫其他僧众帮忙。要得到一两件僧服你可能要等上好几个月。衣服裁剪和缝制好之后就得染色。首先用波罗蜜果树的削木片煮出染料,这不像煮咖啡或泡茶那么容易。我们必须把木片煮得沸腾,熬到颜色适合作染料为止。必需品我们都尽量自己制作,包括缝制钵套。还有,早期的茅舍大部分用泥土铺地,用其他现成的材料,像草、柴来做墙壁和天花板。往昔的修行生活就是这般清苦。如果有像今天那么多住众,我真不知道要怎么来维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