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粤语歌当道!(7)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笔者最爱的是陈勋奇和一位菲律宾音乐人合作的电影《东邪西毒》的配乐,使王家卫这部充满意识流的经典电影锦上添花。这张配乐也适合单独听,让人置身其中,如进入一个梦幻。陈勋奇是一位全能的电影人。不过他过去制作了很多滑稽肤浅的电影,很容易使人忽视了他的深度。
很多年后王家卫又重新剪辑了电影,请内地民乐专家吴彤重制了配乐,其中请马友友来拉小提琴,但精致有余,味道却没有了
“四大天王” 香港流行乐最后的传奇
1994年,来自内地的摇滚音乐人在香港红磡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轰动全港,但演出期间,“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对香港乐坛出言不逊,他称“四大天王”三个是小丑。
何勇认为唯一那位不是小丑的,便是1984年“全港十八区业余唱歌大赛”的冠军,唱的是关正杰的名作并冠以“关正杰接班人”的香港第二代“歌神”——张学友。

那些年,粤语歌当道!


(香港乐坛“四大天王”)
1992年,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被媒体冠以“四大天王”。他们是香港乐坛最顶峰时候的偶像群体,以今天的话说,他们是当时的流量担当。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活跃在娱乐界,且老当益壮,成绩斐然。确实是优质的明星。
但“四大天王”是香港造星中最巅峰时刻,也是最后的辉煌。之后,产业的变化,娱乐中心从香港北上,以及大家欣赏习惯的改变。都使香港的歌坛开始逐渐泡沫化。“四大天王”之后,辉煌不再,即便如新时代陈奕迅,郑中基,方大同这些歌手虽然风格鲜明,但已经不复过去那种荣光。
香港乐坛的没落有很多原因,如黄霑所谓的粤语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抛却大势所趋的原因,香港乐坛自身也因为急功近利,包括商业化太过明显,越来越倚重于改编外国歌曲,而忽略原创,尤其资源向天王巨星倾斜,而失去乐坛多样性。就如黎明曾经自嘲说:“‘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用来挖苦人、用来玩耍的。”不过他还一针见血地说道,“(因为‘四大天王’)香港的乐坛也因此失去了一些可能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