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章详解里仁第四(3)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所以说仁者必有勇。心中有了仁,有了价值观,就对世界有了要求,有了责任心,有了勇气。
钱穆说,如果人人都能明明白白拿出一颗仁德之心,把自己的好恶直接表达出来,则人道自臻光明,风俗自臻纯美,人群形成一正义快乐的人群,而恶不能留存。
反过来,那不仁之人,心所喜,不能好;心所厌,不能恶。连好恶都不得其正。慢慢地,心退化了,良知退化了,勇气、心气都没有了,觉不出好恶,觉不出是非,于是变得没有人格。
“仁人志士”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闹革命,就是立志做个好人,自己不要变坏而已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华杉详解
朱熹注解说,有志于仁,他的心诚在于仁,那就不会去做恶事。
杨氏注解说,有志于仁者,有时候做事过分,不恰当,那是有的,要说恶行,那一定没有。
这里是讲“仁人志士”,仁人志士这个词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就是有志于做一个仁者,有仁德,有节操。志,不是立志改变世界,是立志做个好人。
曾经很火的一段北大法律系女生演讲视频,正应了这句话,那姑娘说:“年轻人如何能改变这个国家?我们能有多大力量,能做多大事?但我们至少可以做一点——就是我自己不要变坏!”
那姑娘,就是仁人志士,就是有志于仁者,她毕业了,或许没有成为一个优秀法官,但也不至于有太大恶行。
这句话,孔子是勉励人,要立志做个好人,要有追求,要对自己有要求。
社会需要的,首先不是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人人都能立志自己做个好人。
我处理这个事情,如果和圣人一样,那我就是圣人了!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华杉详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