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保护者的心愿:带“你”找到“回家”的路(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亲眼看着这些小精灵回归自然。为此,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30多年从未放弃过放归的探索。2012年,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综合评价了赛加羚羊的身体状态后,决定模拟放归。他们将赛加羚羊放到了面积约为1500亩的半野生自然环境中,考验其自然生长能力。
“在这个半野生自然环境里,有梭梭、毛柠条、芨芨草等天然植物,赛加羚羊种群能自由采食,它们‘有啥吃啥’,能够适应半放生区环境。”张强威告诉记者,赛加羚羊的精彩表现让他们为将来放归增添了信心。但他也坦言,赛加羚羊寿命很短,目前的种群数量仍偏少,要在我国恢复这一物种,今后还需引进一定数量的新种源。
普氏野马:稳中有升成效显著
马儿奔腾,沙土飞扬。在保护中心的另一放养区,普氏野马在饱餐后漫步休憩、追逐奔跑,一幅恰似“沙场点兵”的生动画面扑面而至。
普氏野马,是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活化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大型野生动物,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受盗猎和环境因素影响,这一物种曾在中国濒临灭绝。
20世纪80年代,依据“野马返乡计划”,保护中心先后从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普氏野马18匹,通过人工繁育、半野放等方式共繁育150多匹。
保护中心野生动物管理科科长赵建友见证了普氏野马这一濒危物种的繁衍变迁。从23岁参加工作到今年53岁,30年来,他和普氏野马朝夕相伴,悉心照料,早已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普氏野马长相俊朗,跑起来威风凛凛。”在赵建友眼里,相比胆小脆弱的赛加羚羊,普氏野马性格温顺,能吃能喝,从来不浪费食物。
除了照顾好饮食,赵建友还和同事定期为普氏野马检查身体、去除寄生虫,以增强它们的消化功能。有时,他们还会为普氏野马修剪蹄子,让它们奔跑行走更方便、采食更灵活。
作为国内第二大普氏野马人工繁育基地,保护中心共有54匹普氏野马在此繁衍生息,年龄最大的已超过20岁,最小的仅出生两个月。2010年、2012年,保护中心两次向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普氏野马28匹。
张强威告诉记者,在濒危动物保护者的努力下,普氏野马种群持续扩大。目前,我国普氏野马总数突破700匹,占全球野马总数近三分之一。
甘肃省武威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韩万银说:“普氏野马的成功繁育不只是一个物种保护的成果,更彰显了我国不断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