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企鹅日|企鹅的忧郁与局外人之死(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一切都是荒唐的。死亡也是一种计划,集体主义的政治活动让集体陷入危机。有人说这本书是“一个男人和一只企鹅的互相拯救”,用这句概括对于这本书是不太贴切的,或者说这句话反映了某些局部的努力是曾经存在过的。维克托为了米沙的付出也是真情实意的,他拜访企鹅学家,研读企鹅笔记,拯救抑郁症和心脏病的它;但结尾那句“我就是企鹅”和逃亡又将这之前的所有都抛之脑后。他离开了乌克兰,离开了纷乱与不和谐的国度,用无力消解了一切的意义。

世界企鹅日|企鹅的忧郁与局外人之死


这本书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即苏联解体后。作者用人类维克托、企鹅米沙隐喻了在集体主义秩序崩塌后,乌克兰社会的无序与失落感。某种程度上来说,维克托的命运就是乌克兰的命运。“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1187年的《罗斯史记》,意为“边陲之地”,这和“局外人”是不谋而合的。但它又总被卷入局里——地处欧亚边界,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它面临着必须加入洪流。也正因为此,这本书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又被大众所关注:历史在重复,寓言在成真。大众对于乌克兰的了解比起俄罗斯而言还是较少,库尔科夫作为乌克兰作家,一直致力于用文字去写政治,且传递了具有强烈乌克兰地域的文化色彩。他的语言冷静自持,却处处有着失控与失重感。《企鹅的忧郁》展现出了世界的另一面:那不再是讣闻式的恢弘编写,也不是历史弥留下来的硝烟味,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作者库尔科夫在俄乌战争的过程中被迫逃亡,在采访中提到战争、流亡、创伤,个体的反抗与集体创伤。这本黑色幽默的书讽刺政治的要素太多,当我们对生活中的异常都习以为常后,对死亡冷漠、对感情麻木、对集体性的簇拥失去个人思考后,我们不过都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抑郁症和无家可归的失语企鹅。维克托是企鹅,我们每个人在成为时代浪潮里的局外人时,亦是离开南极洲、身不由己的企鹅。虽然已过去20余年,隐喻却又无过时之日:如今看这本书的内容,既写出了乌克兰内部身为人的个体的流放,也是对于世界而言,乌克兰自身不断地被裹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