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港台华语流行乐坛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下篇(16)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林佳仪《你是我心中最想离开的依恋》
波丽佳音起初在流行音乐还比较鼎盛的90年代,凭借原来飞碟的资源推出的新歌手或维系一些老歌手还比较成功。但在90年代末期与丰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致,当时市场格局已经几经折腾,剩下基本都是几家大公司,2000年左右才陆续出现新公司英皇、华研国际和金牌大风。
波丽佳音的倒掉,论实力不如在洗牌市场的几大外资巨头环球、索尼和华纳,当时还有业绩比较突出的百代。论音乐和歌手,波丽佳音的歌手在流行热度方面并不太占优势,比如林佳仪算是优秀新人歌手,可远不是稍晚在环球出道的蔡依林,也不是在百代出道的萧亚轩的对手。按说林佳仪在知名度方面还稍占上风,可迅速在环球唱片陷入沉寂,并非女歌手就一定要拼年轻外形的问题,与在新公司对音乐定位和对市场调节不恰当有很大关系。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华语流行音乐最后一个高峰期,当时的繁荣兴旺让很多音乐公司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但也就几年时间,大部分曾经占据潮头、被歌迷津津乐道的歌手(哪怕是天王天后级歌手)几乎全都不复当年,多数只能以各种怀旧、纪念演唱会来增加曝光和创收,貌似资深歌手的市场价值已经变了形式。
所以今天,哪怕像深受粉丝关注的陈奕迅、周杰伦等等,或者不管争议仍然坚持的杨丞琳等等,少数一些还可以凭发专辑来证明自己“资深”或者“实力”的歌手们,已经支撑不起这片天空。绝大多数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出了偶尔在各种综艺或演出混个眼熟,几乎全都隐退或半隐退,基本不再发片了。不知不觉,华语流行音乐的世界已经没有所谓市场和乐坛一说了。
虽然有一代一代歌手新旧更替的因素在内,但还是觉得背后的唱片公司凭借资本整合或左右的原因更大。公司看重旗下明星歌手带来的市场轰动;为此,歌手就要追求甚至迎合市场口味,以此达成“效益”;连带影响到助推歌手的大批创作人才,同样迎合粉丝去写歌包装定位……
如此反复循环,每家公司究竟有多少歌手可以带来真正较大效益,又会让多少歌手失去他们的个性和音乐?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多数唱片公司最终的失败往往都把责任推给市场残酷,市场无情,甚至后来制造一个虚无缥缈的“敌人”——时代。
实际是,公司为竞争生存的经营策略,在追求流行和效益的同时,不知不觉忘记他们的初衷是音乐。真正导致大批公司在时代浪潮中衰落的,是当初那些热爱音乐、富有才华的创作者们,经历业界格局折腾后,一批批无奈选择渐渐淡出这个圈子,他们在业界的消逝比台前一个个歌手的隐退更毫不起眼,后来的歌迷粉丝们只会关注台前的歌手们今天几乎人人都能“创作”加以推崇,根本不曾在意行业的“内伤”已经无法修补……
即便今天剩下几个看似发达的“巨头”,并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实际历史已经说明,在华语流行音乐的岁月洪流下,真正的灵魂——音乐,已经过境千帆,黯然神伤,随着雨打风吹去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